寿石宫又称岩内宫,位于集美区后溪镇岩内村岩内水库东侧山腰。 宫庙坐东南朝西北,原先利用天然巨石岩洞砌筑而成,高1.54米,面宽一间,阔3.85米,进深二间,长7.8米。始建年代不详,清寿石宫又称“岩内宫”,位于集美区后溪镇岩内村岩内水库东侧山腰。
寿石岩位于后溪镇岩内村的岩内水库东侧山腰上。明代始建,清代重建重修。以一巨石为屋顶修建成一个小庙,叫“寿石岩宫”,也叫“岩内宫”。宫内面积约16平方米,以岩石为壁,岩壁上有三处石刻:一刻“崇祯岁次甲申年吉日住山僧通谟重建寿石岩记”,落款“护法徒园觉园际等”;一刻“雍正岁次壬子年蒲月丁卯日实山徒际焕募缘重修”;一刻“寿石岩”三字,落款:“宣统已酉年”。
寿石岩宫前右侧岩石下有一小石洞,一股泉水从石缝中流出,积成一小水坑,清澈甘甜,旁边岩石上镌刻楷书“夹酣泉”三字。宫前面山下即岩内水库,周围清静幽雅,景色宜人。
宫庙坐东南朝西北,原先利用天然巨石岩洞砌筑而成,高1.5—4米,面宽一间,阔3.85米,进深二间,长7.8米。始建年代不详,清雍正年间(1723—1735)重建,1989年又重拓建宫殿及宫舍,外围砌建2—4米挡土墙。
宫内祀奉观世音。宫殿上方石壁有清宣统已酉年(1909)题刻的“寿石岩”三字摩崖石刻,宫内岩石上还保存2处题刻,其一为“崇祯岁次甲申年(1644)吉日住山僧通谟重建寿石岩记”、“护法徒圆觉圆际”等;其二是“雍正岁次壬子年(1732)蒲月丁卯日实山徒际焕募缘重修”。另宫庙东南侧巨石上有庄玫题刻的“蟠龙山”摩崖石刻1处,北侧10余米处有甘泉洞,其洞壁上镌楷书“夹甘泉”。
1990年集美区政府公布寿石岩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