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风水宝地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兴化市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地处扬州、南通、盐城经济开发区中心。东以串场河与东台、大丰为界,南与江都、泰县毗接,西与高邮、宝应接壤,北与盐城隔河相望。市政府所在地----昭阳镇,为楚将昭阳食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全市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92万亩,水面68万亩,滩地17万亩。兴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然环境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盛产粮、油、禽蛋、畜产品、水产品十分丰富,兴化市是全国百强县(市)之一。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腹地,地处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经济发展区中心,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圈,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水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地理痤标为北纬32°40′至33°13′,东经119°43′至120°16′。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泰州,西与高邮、宝应毗邻,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全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南北跨度各约55千米,位居泰州市第一,江苏省第四。现有耕地(180)万亩,人口156万人,行政区划调整后辖28个镇、6个乡、一个省级开发区。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季明朗。兴化历史悠久,据本市林湖乡南荡古文化遗址的发现,经考证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境内生产劳动、繁衍生息,公元920年设县至今,素有“汉唐古都、淮海名郡”之美称。 兴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这方神奇的水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俊杰和文人,最著名者有明朝宰相李春芳,《水浒传》作者大文学家施耐庵,清代扬州八怪代表画家郑板桥和李鱓,著名文艺理论家《艺概》作者刘熙载,等等,先贤名俊,如星辰璀灿。全市有文物古迹120多处,列为江苏省和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6处。其中的东岳庙大殿、李家船厅、上池斋药店等明清建筑,飞檐斗拱、结构精巧;位于市中心的重建四牌楼有文物精华之称,上悬表彰兴化历史名人的匾牌47块81人次,除7块旧匾外,其余40块均按《县志》所载内容,请全国知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沙孟海等40人重新题写,书体各异,流派纷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国内也属罕见。新辟景区乌巾荡公园、拱极台、海池河、沧浪河风光带、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和全省最大的水上名刹上方寺等,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兴化物产丰富,人民勤劳。计划经济时代,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基地,粮棉总产量列全国各县(市)前茅;淡水产品连续14年创江苏省之冠。新世纪以来,兴化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在2003年11月全国第三次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兴化市以雄厚的实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十大标兵县”的荣誉称号,以垛田、城东等乡镇的特色香葱生产,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第一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并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兴达钢帘线生产基地。兴化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其中陈堡地区现探明石油储量1800万吨,目前已达到生30万吨,垛田附近又陆续采油,告别了兴化无能源的历史。截止2006年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8 .3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5.85亿元。
兴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实现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要求,在保护民俗市井设施的基础上,城区及小城镇建设按规划、上档次、成规模、分步骤地竞相(相继)展开。在90年代新城、城堡、张阳等小区及英武路、马桥街商业中心的基础上,锦绣园、时代嘉园、富康花园、新时世嘉园等现代智能化、生态小区层出不穷,以长安路八字桥为中心的新商业区与英武路商业区遥相互应。苏果、时代超市,五星电器、苏宁电器相继登陆兴化,江浙商业广场、江苏宝都国际商城与楚水招商城、金三角市场相得益彰构建、充实与繁荣了兴化城区市场。与此相比,分布在兴化(戴窑)粮食市场、兴化(沙沟)水产品市场及正在建设的中国·戴南不锈钢交易市场等,交易量在全国都是榜上有名,成为繁荣兴化城乡经济,提升兴化知名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戴南镇是名副其实的苏中第一镇,以戴南为中心的三市七镇的不锈钢产业群,作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项目正在启动;张郭镇评为全国卫生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放大戴南、张郭效应”宣传推广活动在全省迅速展开。以新的行政中心落成为重要标志的长安新区建设实现了“一年拉框架、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样”的宏伟构想。
兴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旧时的兴化河网纵横,出门非舟楫不行。内陆交通闭塞,建国后仅有一条陆上出县通道邮兴盐公路 。离兴化时间长的同志都有感受,以前去上海、南京等地都有要坐上2天一夜的船,就连兴化城到边远的戴窑镇都要坐一天船。

全市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92万亩,水面68万亩,滩地17万亩。兴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然环境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城建: 兴化以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按照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的方针,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率达38%,目前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9万。2003年兴化市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确定了我市城市发展性质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里下河地区具有水乡特色的中心城市,着重塑造了水乡特色,做足“水”文章、理好城中水、建好水中城。
2003年,长安北路、英武北路、楚水东路等城市干道,以及五角广场、楚水湾等一批绿化景点顺利建成,新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形象有了新的提高。加快了乡镇建设步伐,按照突出4个重点镇,快速发展6个中心镇,稳步推动一般乡镇的思路,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2003年,张郭镇创建为全国卫生镇,陈堡镇通过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检查。
科教:2003年全市大力推进科技“五大工程”和“质量兴市”战略,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项,泰州科技进步奖13项,申报各类科技计划42项。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兴化中学高考成绩列泰州市重点中学前列。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板桥高级中学实行整体改制,文正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全面完成校舍“三新一亮”工程。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
文化:兴化市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在苏北县市罕见。这方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人中之杰,名闻遐迩。他们中有古典文学巨著《水浒》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甡,“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后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著名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中的新长铁路穿境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宁盐一级公路纵贯全境。市区加速旧城改造,乡镇乡乡通公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邮电通讯便捷,服务设施齐全。拥有普通中学和各级各类专业学校 160多所,医疗卫生机构 150个,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均为等级医院,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公园等设施配套齐全。
相传,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的食邑。他是楚王族昭、屈、景三姓的后裔,曾与魏战于襄阳,以下八城有功,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 秦汉隋唐时, 兴化先后隶属于临淮、广陵、江都,皆古扬州地, 其范围在海陵(今泰州)之北, 盐渎(今盐城)之南。兴化原名昭阳,在宋朝原为犯人发配之地。后因范仲淹在此任职取名兴化。意为“振兴教化”。
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地势低洼,形如“锅底”,故有“水乡”之称。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向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兴化县志》(张志)载诗云:“我邑独少宛马来,大泽茫茫不通陆;外人羡着桃花园,万钱争租一间屋”。
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县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武义二年(公元920年),自海陵县划出部分为招远场,后改为兴化县,这是兴化县治的开始。五代《南畿志》亦有类似记述,并载当时的兴化县隶属于江都府。《文献通考》记述,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南唐时属海陵(后下通称泰州)。
宋代的兴化,始隶扬州,后改泰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割县(兴化)治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兴化县治,隶泰州。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又建高邮为军,仍以兴化隶属,后又隶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复隶高邮。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兴化属高邮府,隶扬州路。明代(公元1368-1644年)兴化属高邮州,隶扬州府。
清(公元1644-1911年)初沿袭明的旧制,为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后直隶扬州府。
辛亥革命以后,兴化县直属江苏省。1933年省下设专区,兴化县又隶属于盐城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一度率军、政机构撤至兴化。1939年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率部进犯黄桥时,其军部即驻兴化城内。1941年,日军侵占兴化城,炮制了汉奸政权伪政府。

Alex黄(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