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好人-赵本增2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2006年,赵本增在王沟镇河西村投送邮件到沈冬冬家里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人生难忘。这个家可谓家徒四壁,冬冬的奶奶瘫痪在床,冬冬的大伯患有脑血栓躺在破旧的床板上挂点滴,屋子里弥漫着潮湿陈腐的气味,冬冬的爸妈为了养家不得不外出务工,而沈东东和他弟弟的生活只能靠瘫痪的奶奶照顾。但沈冬冬与弟弟的学习奖状却贴了慢慢一墙。看在眼里,赵本增心里决定伸出自己的手。
学费、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药品、农资,赵本增成为了沈冬冬一家心中的像及时雨。不仅如此,只要有空,赵本增就会到河西村,陪沈冬冬一家共同度过一个礼拜天,赵本增能想到的,他都做了。在他的鼓励和真情感召下,沈冬冬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丰县高级中学。每次去沈冬冬家,冬冬的奶奶总是忍不住抓着赵本增的手:“小赵呀,你这么帮俺家,俺用啥报答你呢,俺家一辈子都还不了你的恩情。”
房新潮,王沟镇房庄村初一年级优秀学生,爸爸患有精神病,靠药物维持,妈妈先天残疾,只能坐着轮椅照顾家庭。赵本增了解情况后,立即把房新潮作为自己的资助对象,并常年帮扶。
像沈冬冬、沈晨、李新新、房新潮一样,赵本增至今已经常年资助着第三批12名贫困学生,他不仅仅给孩子们送去了爱,更重要的是,他经常与这些孩子们一起参加公益活动,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了有一颗感恩的心。
敬老,更是赵本增身体力行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美德,深深的根植于赵本增心中。
在家中,赵本增是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在一些孤寡老人眼里,赵本增同样是他们的好孩子。
十八大前夕,他拿出荣获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的1000元奖金,又添上1000元,购买了30个收音机,分别送给镇敬老院和农村那些失明的老人,有了这些收音机,不仅能让他们每天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而且,很多广播电台中的戏曲和相声节目,也能慰藉老人们心灵中的孤独。
有人这样说,赵本增做的都是小事,其实,往往是一些不经意间的小事,却能深刻的影响着周围的人。
2011年夏天,他在程集村结束投递工作返回镇上时,在半路遇到一个哭喊着奔跑的幼儿,他环顾四周,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前面最近的安庄村有二里多的路,他从孩子的哭喊声中看出了他内心的惊恐。他急忙停下自行车,走到孩子跟前,轻声询问:“宝贝,怎么啦,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来,叔叔陪你一会,你越跑,妈妈越找不到你呀。”
刚巧,有个骑摩托车经过的人,赵本增认识,那是他连忙把他喊住。赵本增判断,孩子从北边走了二里多路,南边最近的村也要四里的路程,孩子的家长不可能把孩子一个人扔到北边自己回家,家长应该在北边的某个地方。他嘱咐认识的那个人,让他看着孩子在原地,自己骑着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向北骑去,果然,在安庄的村头,他看到一老一少两个妇女发疯似的哭喊着找孩子。
当孩子哭喊着投入到妈妈的怀抱中时,赵本增悄悄的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没走多远,他听到了身后的呼喊:“好人,我给您跪下了。”赵本增的心底猛然一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莫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前人的良言。“我想帮更多的人,但是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不能让别人都像我一样去帮助人,但是我想以我的行动作榜样,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中。”这是赵本增发自肺腑的心声。
我的家乡: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vzhou_fengx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ljmwq 

进享年华(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