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米仓古道的走势,从古镇得胜出发,走平(昌)得(胜)公路一路南下,车过太前坡,一座形神兼致卧佛头像的山峰横亘在眼前,枕北向南,耳鼻眼及颈栩栩如生,直视苍穹,这便是“佛头山”,大概这也是其山名的来由吧。
周围群山中,佛头山山势最险、也最高,站在山顶,环顾四周,极目远眺,一叠叠绵亘不绝的群山,一环绕一环,围着佛头山而生,像花瓣簇拥着花蕊一样,大有一种“万山来拜”之势。如果说巴河是平昌县城的“母亲河”,这佛头山无疑就是平昌县城的“父亲山”了,他屹立在城北,像一道“翠屏”,在这寒冷的冬天里,顽强地阻挡着来自北方的严寒,张开他有力的臂膀,呵护躺在怀里的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
近年来,平昌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佛头山这座“父亲山”进行了综合的开发利用,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于一山,建设佛头山文化产业园。功能分区,如今已经建成红色文化区、佛教文化区,“一山筑天下,一园览神州”的民俗文化区,以巴蜀风情新村为依托,正加力推进打造为“中华民居大观园”……佛头山这座“父亲山”,已然成为了一座市民们休闲的城市公园,更是一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趁着周末午后冬日的温暖,记者们在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同志的陪同下,再次登上了佛头山,细品这座“父亲山”的神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