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山大庙古建筑群:百尺楼

家乡区县: 四川省梓潼县

  百尺楼 又名忠孝楼、星主楼、魁星楼,为大庙的皋门(正山门),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毁于野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四川布政司布政使刘应鼎(康熙五十年任梓潼县令)巡视川北,至梓潼,见大庙之百尺楼和正殿为野火所毁,发出“绣柱雕梁,悉荡于野火”的惋惜感叹,即倡募重修,并亲自撰写“化缘簿序”,经募集资金后,次年依貌重建。重建之楼,为一底两楼的大木结构,通高33.15米。楼基建在由大型条石砌成的高台之上。采用通柱手法,用46根通天大柱,每根圆柱周长1.42米,凌空托起一座三层高的百尺大楼,雄伟壮观,引人注目。二楼两侧有长4.4米、宽3.9米的回廊两道,与正殿拜厅高歌台和钟鼓二楼相接。楼顶为重檐歇山造,复盖灰色筒瓦,脊饰火铢、蝙蝠、水兽、山鸟,形态古朴。上层前后檐各长3.4米,中层前后檐各长3.1米,底层前后檐各长1.8米。底层明间是过道,次间分别左右,各塑白马一匹,御人一躯,左手牵马,右手执鞭(白马与御人像毁于文革)。楼体从上而下,逐层缩小,形成上大下小,层次变化分明的造型,与北京前门建筑结构相似。二楼正中,供俸魁星神像一躯,高约4米,面目狰狞,张口怒目,赤发上竖,上体裸露,右手执笔上举,作点划状,左手前伸,中指与大指弯曲成“O”状,形成敕法手式。左脚后翘,右脚踩在浪翻涛涌之中的巨鳌背上。两肩风带飘拂,似腾云驾雾之姿。魁星是奎星之讹,奎星共16颗,为西方白虎第一宿。清人顾炎武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魁星之像即“鬼举足起斗”之像。神位两侧,曾有一联,联文为:“帝君仕晋为主将,斗魁置上将次将之位;枢府有星名文曲,原本从七曲九曲而来”。旧时文人赴京赶考,路经此地,必拜此神。

网络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gongziqianji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959888.html

袁明杨(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