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祖殿 位于启圣殿左侧,始建于明初,明末毁于野火。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7年),由县教谕郝光策、举人蒲轮、千总余大鹏、贡生吴道隆等领衔倡募重修。殿堂不同于飞檐翘角的北方宫苑式建筑,而是典型的玲珑细巧的南方园林式建筑。用材小巧轻便,无大檩大柱,柱椽砍杀细致,屋面翼角的“柱生起”较低,“举析”平缓,殿外置石砌勾栏。殿堂天板绘有菊、竹、兰、梅花等苏式图案。门楣、落罩、棂窗、剳牵等门壁设施,均缕刻木质芍药、兰草图案,外表鎏金,玲珑剔透,富丽典雅。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歇山造,脊饰及吻兽均用瓷片镶嵌,突显其明快、灵巧的特点。殿内供俸的瘟祖,曰“英显王”,不是其它庙宇的“匡埠真人”。英显王乃梓潼神的化身。《文昌大洞治瘟宝箓》记载,玉皇派春瘟青袍力士显庆将军、夏瘟红袍力士显应将军、秋瘟白袍力士感应将军、冬瘟黑袍力士感成将军、中瘟黄袍力士感威将军,下临凡界,对不服“王化”的黎民施用瘟疫惩戒。后来五瘟擅用神力,滥施瘟疫,且不受管束。张亚子的父母皆受其害。孝子张亚子发誓要惩治五瘟,得到元始天尊相助。天尊赠送张亚子《文昌治瘟宝箓》一部,内有遣瘟、绝瘟、止瘟、治瘟的神符41道、神咒17条。文昌用此将五瘟收入麾下。从而文昌就成五瘟之祖。殿前之石质檐柱刻有楹联二幅:“疫病全消,特为斯民挥如意;圣神莫测,更于此处显化身”,此联为梓潼籍举人蒲轮题写。另一联系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梓潼知县桂良材题写,联文为:“时气本流行,知轻重实神所施,禳祷原非解厄法;天和能感召,看殃祥由己自作,灾侵岂入善人家”。
网络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gongziqianji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959888.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