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王姚苌三拜梓潼帝君

家乡区县: 四川省梓潼县

“求师学道,遂成帝业”的后秦王姚苌,三次到梓潼拜谒师友张亚子,第一次初出茅庐,投入教书生涯;第二次是前秦王符坚派姚苌攻打慕容泓叛军,姚作诈败,绕道四川梓潼,求计于张亚子;第三次闻师西去,敬祭师庙。正是“喜倚沤图纵横聘,捧浆酬师白玉堂”。

盛唐诗人李商隐早已怀诗纪其事,余虽不敏,感姚苌敬才纳贤之风度,敬文昌爱民保土之德尚,叙其原委,不愧帝乡之民,初颖足矣。

姚苌字景茂,是后秦景元帝的第二十四子,景文帝叫姚戈仲,刚称帝才两月,就被羌族另一部落张豺击溃,向陇西秦州(今天水西)逃去,他是陇西南安人,在家乡重振旗鼓,招贤纳士,精练士卒,在秦州(今天水至武都郡)打败张豺,俘虏了张豺博学有才的尚书郎马何罗。当时姚戈仲的众将官,都要求立斩马何罗,姚戈仲说:“今正是招才纳贤之日,当收其用,不足害也,以为参军”。堪称不记带钩之仇的羌族领袖。姚戈仲的第五子姚襄,在戈仲死后,继承将军之战,姚襄也是雄武多才,明察善纳,后被其他弟兄刺死“马中流矢死”,死时才二十七岁。姚戈仲二十四个儿子,有才德者不过五六,争权谋位者半十有余。

襄在这东晋十六国(公元300-430)互相征伐异常频繁之际,看到诸弟兄又争权夺位,要平乱以恢东晋一统之业,是其困难的。在成年的二十五个弟兄中,选择了姚苌作参谋长,因长“光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襄临终之际说:“你们要归还晋朝统一大业,无为不义之事。”敬贤宽广,先王之训。

姚苌年仅二十有四,在前秦王符洪符坚的控制下,又喜姚苌(有才华)又疑姚苌(是否是篡夺之心),符坚拜苌为扬武将军,历左卫将军,又让他兼陇东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充三州刺史以安其心。川西北皆在其隶属之内。他闻原成汉李雄曾在巴西郡、梓潼、武都等有政绩“民戴如父”,在晋帝二年(公元362年)苌到武都、梓潼等察考、意欲祭奠李雄、李流等明君,其时成汉王国已亡二十余年,而李雄读书台遗址犹在,苌作以贤礼祭之。闻一老者在侧,人皆誉传之张亚子,居灵应祠,苌屡闻亚子“济人危、教人子、治人疾、待人慈”,遂昆其宅,尊拜为师。师教以“激颓波以正风化”“忠君孝亲,扶植斯文;化淑民心,不计怨恨。”苌以师尊呼。亚子曰:“苌虽少,而多谋略;险鹰尚德,吾当助之。作密友之谈,以避嫌也”。从此张亚了与姚苌既有师徒之义、友朋之谊。”亚子随苌至长安、同苌又随符坚、杨安伐蜀,苌屡立奇功,返长安,亚子回七曲山。此第一次姚张相聚于梓潼之原委,时梓潼是太守裴元略。

符坚自恃率强捍之羌卒,连年征讨,骄横谓臣曰:“汉祖起自布衣,廓平四海,功臣为谁?今之征伐,吾有陈平之谋,当天下归之”。此谓陈平,即指姚苌。符坚频繁征讨,冠荆州,掠汉阳,讨敛歧于略阳,克李俨于大夏,斩符双符武于上,东平六州,四擒杨篡。杀张育,杨光于绵竹,诛慕容父子及其宗族,城内鲜卑无论少长及妇女皆杀之。讨杀慕容冲于河东,还自比尧舜,德匡天下。姚苌知其祸将临头,欲待机而动。恰恰这时符坚欲灭东晋以苌为龙骧将军,督益州,梁州诸军事。符坚为了安其心,充分用苌之军事才华,来个兔死狗烹之策,故对姚苌说:“腾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我勿赐别臣,今特以相授,山南之事,一以委卿”。此时姚苌看到符坚已是强弩之末,淮南战败,大将慕容泓率十万大军叛变。又命姚苌先讨慕容泓,缓步攻秦,苌作诈败,符坚怒。姚苌绕道四川梓潼,在凤山拜亚子,求计于张亚子,亚子曰:“此当时也,龙乘风云而起。居今后勿以富贵相忘耳”!此第二次来梓潼耳!姚苌乘机而叛,于慕容泓合伙,集合了十万大军。不久,长安大创,坚失后援,姚苌攻下新平,新平太守苟辅降。公元394年,姚苌自称后秦王“立社稷于长安。百姓年七十有德行者,拜为中大夫,岁赐牛酒”。国号称白崔。姚苌当政后,诏今朝廷州府,力从简补,常记张亚子之教导,重文轻赋:“苌下书令诸镇各置学官,勿有所靡,考试优劣,随才擢叙。南羌窦鸯率五千户来,拜为安西将军,贰城曹寅、王建献马三千匹,后秦得以巩固。

苌复(第三次)至梓潼答谢张亚子,但他不知张亚子已死去。他的先遣队伍由贾君蒙带队至七曲迷道,游骑贾君蒙见一鹿驰去,逐至庙门自死,追骑共剥之。有埂,苌至,悟曰此是张君为我设主客之礼,烹食而去,并令进祭奠,每年祭祀。

梓潼县志既有羊鹿桥遗迹(在今水观音),还有张亚子练兵的演兵坝(有的作试兵坝)。演兵坝县南十里,相传姚苌入蜀访帝君,假以铁如意曰:“麾之可致兵,苌未信,帝君为之一麾,戈盾戌马万余列之,平坡即此地。”

二十余年师生之义,朋友之谊,贯彻始终。

太元十八年(393)姚苌死去,在位八年,韫武昭皇帝,庙号太祖,墓称原陵。

后人李商隐、杜牧、孙樵均有诗纪其事,如李商隐诗:

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

如何铁如意,独自与姚苌。

袁明杨(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