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小食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潮州小食也称潮州小吃,是潮州地方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它由潮州 劳动人民共同创造,是勤劳、智慧的结晶,它在潮州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它仍是那样深深地受到海内外潮人的热爱和关注。
    潮州地处祖国南疆,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故潮州也和中国其他各地一样,有着许许多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地方风味、饮誉海内外的地方小食。

    潮州小食和潮州菜,都同属于潮州饮食文化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比如潮菜筵席,从古到今,都要上—二款潮州小食作为配桌点心。这些小食,可以是甜点,也可以是咸点,诸如肖米、水晶包、鼠曲粿、菜头粿……这些潮州传统小食,经常是潮菜筵席上见到的美点。如果一桌地道的潮菜筵席,没有一二款潮州小食作为陪衬,必定会黯然失色,失却不少的潮州风味。其次,有相当一部分的潮州小食,从某个角度看,它可以说是一道潮州菜,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款地道的潮州小食。如潮州的牛肉丸,它往往是潮菜筵席上的—道汤菜,但它更是潮州地区大街小巷小食摊上的一款传统小食。最后,还有更重要一点的是,潮州小食和潮州菜,它们在烹制方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比如都要用到炸、炒、蒸、煎等烹调方法,都要用到勾芡、调味等技艺。因此,在潮州菜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潮菜名厨,同时也是制作潮州小食的高手。例如一代潮菜名厨朱彪初师傅,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华侨大厦任主厨时,他亲自制作的潮州小食,如水晶包、鼠曲粿等,十分精巧雅致,据说一些日本朋友品尝后相当喜欢,临回国时还特别要求朱师傅再重新制作一些,包装后带回日本东京。潮州菜初步形成于宋代期间,因为这个时期,潮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已经具备了潮州菜形成的历史条件,潮州菜已经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体系,即有一定的烹调方法,也产生了一批代表菜。而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我们说应该是在唐代,也即是比潮州菜初步形成略早一些。
    潮州小食的产生,它所以会比潮州菜更早一点,主要是因为潮州小食在制作技术、原料要求上,都没有潮州菜那么高和复杂。潮州小食来自于民间,大都是潮州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自己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食物,根据自己的爱好口味,制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制作这些小食品的方法,由于人们的不断总结,也日臻完善,于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民众中,便出现了一批具有特定制作方法,有特色的大众化小食品,这就是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

huangzibiao(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