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折叠编辑本段
临湘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西汉为长沙国下隽县地临湘市 地图
临湘市 地图
,晋属巴陵县地,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置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
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6年(1917)粤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19年(1930)县治由陆城搬迁至此。民国24年(1935)设长安镇,1936年改为长安乡,因怀念古都,一直袭用此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立市。
1984年4月6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96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1]
地理环境折叠编辑本段
临湘地处湘北边陲,位于北纬29°10′~29°52′,东经113°15′~113°45′之间,北临长江,西傍洞庭,东南蜿蜒着罗宵山的余脉,居武汉、长沙经济文化辐射的中心地带,西北滨长江水道与湖北省监利、洪湖隔江相望;东
南依幕阜山与本省岳阳县和湖北省通城、崇阳、赤壁毗连;东、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
临湘境内南高北低,东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岗连绵,西北平湖广阔,大体为"五山一水两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最高山药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点江南镇谷花洲海拔23米。
长江流经市境西北边沿,全长32.7公里。境内河流众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
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2]
自然资源折叠编辑本段
临湘市地下矿藏30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白云矿总储量超过3亿吨,年产量200多万吨,是钢铁工业、玻璃工业、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水晶、云母蕴藏丰富,品味极高,由省地勘局探明的特大型钨矿---儒溪虎形山,仅探明的钨储量就在21万吨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达1000多亿元。[3]
行政区划折叠编辑本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临湘市辖2个街道办亊处、18个乡镇。[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