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在三河口停留或路过恐怕不止几十次,因为我的出生地就在其上不足5公里的地方,每每回家多有到此路过或稍做停留的。这里有大禹治水的遗迹:神禹导洛处。相传,洛水至此,积集成湖,洪水泛滥成灾,卢氏盆地一片汪洋。大禹总结先人治水采用封堵办法失败的教训,运用疏导方式,泻流治水,取得巨大成功。在卢氏盆地东端,大禹用神龟献上的神斧将石山劈开一道巨口,使洛水奔流而下。从此,湖泊变盆地,人民得安宁。为纪念这一胜利,大禹用神剑亲手在悬崖峭壁上刻一“雒”字(已被水淹没,现在刻于桥头石壁上的“雒”字非原址)。清知县刘应元题写的“神禹导洛处”,遗迹犹存。
横贯于此的三河口大桥乃亚洲第二大石拱桥,拱长百米,甚是雄伟。洛河在此形成河谷,宽仅十数米,两岸山势峻拔,绿草如盖。我们所在之处是故县水库的库首,水刚刚蓄积至此。
故县水库大坝位于洛宁县故县镇,距洛阳市165公里,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和工业供水等功能。1958年秋,河南省委作出兴建故县水库的决定,1960年秋,在“缩短建设战线”的形势下停工缓建;1969年6月,在三门峡市召开的四省治黄会议上,决定故县水库复工,1970年底,为了集中资金和力量进行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建设,故县水库被迫第二次停工缓建;1973年1月,水电部批示同意故县水库的扩大初步设计方案,河南省革委会指定河南省水利厅施工总队负责施工,后因投资归属未能解决,1975年第三次停工缓建;1977年12月,水电部确定故县水库列为部直属工程项目后,指定水电十一局承担建设管理和施工任务,于1978年初恢复施工,1980年截流,1994年水库投入使用。水库总库容11.75亿立方米,总投资7.0732亿元。
掏50元钱,两家6口乘机动平板船浮游于碧波之上,河风拂面,甚是惬意。本想直坐到水库大坝处,看看时间有限(到大坝处往返大约需要6个多小时),加之船老板已接了大活,我们只游到几公里外的龙脖处返回,来回一个多小时,但水中情致已尽情领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