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艰苦实干、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国定贫困县向西部百强县(蝉联5届,排名17位)、陕西十强县(蝉联5 届,排名第4位)的历史巨变。特别是2006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 志丹县
值146.17亿元,财政总收入26.0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2.45亿元,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全省双高普九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维稳先进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市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示点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
工业经济
按照“工商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志丹县在狠抓石油龙头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后续的工业产业体系。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90.45亿元,较2007年增长37%。2008年永宁采油厂原油产销量达到120.73万吨,成为百万吨级的大油田。石油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达到92.4%,对经济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工业园区为基地,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步入快车道,酿酒、梳绒、豆制品加工、淀粉加工等工业企业不断壮大,成为前景广阔的后续产业。
石油工业带动有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加快勘探开发,加强集输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骨干地位进一步巩固。永宁采油厂新打油井 670口,产销原油120.7万吨,增长4.1%,实现销售收入33.4亿元,增长5.2%。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等加快发展,完成了双河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企业入驻管理办法,部分企业开始入驻。完成工业总产值190.45亿元,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8.6亿元,增长37.2%。
民营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工商兴县”战略,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县情,创新发展,不断加大推进力度。
为了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县上投资1.1亿元,在双河乡新建了志丹县工业园区,通过三年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已全面完成,已有6户企业开始入驻建设。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建设的24个工业园区,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批准为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园区的建成投用将会使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截止10月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达4880户,其中各类企业410家,个体经营户4470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出口交货值1000万元,实现利税5.6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从2006年的4.2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4.23%提高到2008年的6.35%,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