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莲

家乡区县: 湖南省衡阳县

湘莲又称为糯莲,论口感可谓独步天下。头茬莲子,精于挑选颗粒饱满,洁白粉嫩。放入嘴里轻轻一呡,就有种独特的酥软口感。白莲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汤清肉绵的特色而闻名。白莲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滋阴补血,固精益肾的功能。白莲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一般用于润肺止咳的多。

我国莲子以湖南省

湘潭莲花

湘潭县产的湘莲,福建建宁县产的建莲,浙江武义县宣平产的宣莲以及江西广昌产的赣莲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的4大莲子。其中又以湘莲为最有特色,历来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故又称“贡莲”,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后来人们逐渐扩大4大莲子的范围,泛指湖南莲子为“湘莲”。

古籍考证

湘莲,莲子的一个品种,外观圆形,带壳1.5厘米大小。湖南、湖北、江西等均有种植。

湘潭磨皮莲子

湘莲何时开始栽培,何时名登榜首,无从查考。3000多年前战国楚大夫屈原,被流放在湖南沅湘之间时,写下的诗辞中有大量关于莲的描写,如《招魂》:“芙蓉始发,杂芰荷些。”《湘君》:“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由此可知,当时湘莲已引人注目,而且莲的影响已渗入到湖南民间习俗之中。屈大夫笔下描写的“少司命”的装束是:“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复而逝。”他自己也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模仿“少司命”的穿着。

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中,就有“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湘”的记载。考古部门在澧县九里发掘的战国一号楚墓中,发现有莲藕等实物。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随葬的瓜果菜蔬中,发现有藕片,出土的竹简“菜谱”中也有藕。这些实物为湖南2000多年前就盛产莲藕提供了物证。

溯源

湘潭红莲子

“湘莲”,所见的书中,最早见于南朝江淹《莲华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宫兮南楚。”赋中不仅用了“湘莲”一词,而且还提到了南麓。这正是古时湖南地域的称谓。可见“湘莲”在南北朝时已久负盛名,而此时尚未见到别的以地名称呼的莲种的记载,可见“湘莲”之名早冠于其它莲种。

书中所指

关于谭用之诗中的芙蓉,是指水芙蓉(莲花),还是木芙蓉(拒霜花)呢?有

湘莲

人认为是指木芙蓉。如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答友人》一诗的“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芙蓉国”注云:“木芙蓉到处开放的地方。”新版《辞海》“芙蓉国”条也采此说。但引有谭诗上述词句后说:“当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木芙蓉,故有此称。

也有人认为是指水芙蓉。1980年出版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谭诗“芙蓉国”注:“指今湖南省,因湘中多湖泊沼泽,盛产水芙蓉,所以称其为‘芙蓉国’。”还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如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所编《中国分省概况手册·湖南省》释“芙蓉国”,便二说并存:“据说过去在湘江流域多植有芙蓉(一说为木芙蓉,一说为水芙蓉,即何花),所以湖南又有‘芙蓉国’之称。”

更多的人则认为是指水芙蓉,理由有三:1、谭用之的这两句诗,显然脱胎于屈原《湘君》中的:“采莲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用到水中去采山上的薜荔,到树颠去采水中的莲花,比喻想见湘君而不可得。这里的芙蓉指生在水中的莲花。谭用之两句诗也和屈原一样,指陆地的薜荔和水中的莲花。2、木芙蓉不一定要种在水边,而莲花只能种在水中。谭当时是宿在湘江,看到的是水景,水中有大面积的荷花是可能的,要说水中或水边有大面积的木芙蓉,则不合情理。3、湖南自古就有盛产莲花的记载,其普遍程度称之为“国”是当之无愧的,而无盛产木芙蓉花的记载。再有木芙蓉并无大用途,怎么会大面积地种植到可以称为“国”的程度呢?明显地此说不合历史实际。“芙蓉国”应该是指到处都是莲花的地方。品种

湘莲品种主要有湘潭寸三莲、杂交莲,华容荫白花,汉寿水鱼蛋,耒阳大叶帕,桃源九溪江、衡阳的乌莲等。湘莲之中最优者为湘潭莲子。湘潭莲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质量优良,驰名中外,饮誉古今。至隋唐时,湖南种莲已十分普遍,而且名声显赫,这从当时留下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如唐代宋之问《秋莲赋并序》:“向若生于潇湘洞庭,溱有淇澳。”崔橹《岳阳云梦亭看花莲》:“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古吟。”从诗中可见诗人们为“湘莲”吟咏之多。晚唐谭用之写了一首《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之句,说明当时湖南芙蓉之普遍,因而湖南有了“芙蓉国”的别称。

生产发展

明、清之际是湘莲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不仅在湘潭县大量种植,邻近湘潭的衡阳、衡山、衡南等地,以及更远一点的祁阳、耒阳等地也广泛栽培,特别是衡阳小西门外有:“西湖十里白莲花”,成为衡阳八景之一。因而封建王朝在小西门设有“莲实局”,专收莲子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衡阳县图志》载:“衡阳岁收莲实有税者六千余万斤,斤二百钱,值钱一千二百万。”

清末,湘莲生产逐渐衰落。民国时期,湘莲有一定的发展,为湖南大宗出口特产,产量和出口量为全国之冠,畅销湖北、广东、上海、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市,并由广州转销香港和南洋各埠,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抗日战争时期,湘莲生产又趋衰落。抗战胜利后,湘莲恢复出口。1946年《湖南经济》载:政府提倡湘莲生产,“在不妨碍粮食生产的原则下,方应努力于质的改良与量的增加”。莲的生产稍有提高,但因莲子税重,莲农无利可图,多将莲田改种水稻,莲子生产逐年递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便开始注意了发展莲子生产。

湘莲

莲”与福建建莲进行杂交育种,历经9年,培育出湘莲新品种。1993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湘潭芙蓉莲”。“芙蓉莲”品质优于双亲,单产也高于双亲。亩产可达185公斤。在长期的实践中,还总结出:“选择莲田,精选藕种,适时移栽,壮苗早发,以水调温,清除老藕,调整莲鞭、增施肥料,防治病虫,保叶摘叶,增蓬增粒,适时采摘”的48字经验。创造出莲田养鱼,莲稻轮作等综合利用莲田的立体生产模式,使湘潭莲子在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上都大大提高。

1995年4月6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优质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湘潭县被命名“中国湘莲之乡”。湖南把湘莲及其系列食品,列入全省重点开发的“三大龙头产业”和“十大霸主产品”之一。

湖南藕莲

全国最大的莲子集散中心。每年莲肉购销量近万吨。全县每年还有5000多位种莲能手去外地传授种莲技术和承包莲田,将湘莲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播到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江苏及湖南本省大部分地区。

湖南藕莲的栽培历史很长,范围十分广泛,产量高,品质优良,尤以汉寿县城郊西湖洼产的玉臂藕质

量最优。藕白如玉,状如臂,质嫩、清脆、清甜,营养价值高,被人称为“泥水深处的鲜水果”。藕粗如小碗口,每支重约5公斤,一般亩产500公斤。据传,明清时曾定为贡品,用这种藕加工成的罐头,畅销国内外。

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湘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湘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湘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南省湘潭县全县乡镇,韶山市银田镇、永义乡、如意镇、韶山乡,湘乡市梅林桥镇、东郊乡、龙洞镇、栗山镇、中沙镇、山枣镇,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衡阳市衡东县白莲镇等3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使用

湘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湘莲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寸三莲、芙蓉莲、太空莲。

(二)立地条件。

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度15cm到20cm,pH值5.5到6.5,有机质含量≥2%,土层深厚的壤土。

(三)栽培管理。

1. 种藕选择:以莲藕进行无性繁殖,选具有品种特征特性、有2至3个完整节、藕芽完整的优质种藕。

2. 施肥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人畜粪1000kg、土杂肥30000kg、饼肥1200至1500kg;苗期追肥每公顷钾肥60kg、碳铵150kg、尿素60kg;花期追肥每公顷钾肥105kg、碳铵300kg、尿素105kg。

3. 栽植:栽植时间为4月上旬,按每公顷450穴做好栽植穴,每穴用种藕3至4支,穴内保持3至4cm浅水层,将种藕呈放射状摆放,栽植深度为5至10cm,种藕顶芽朝向栽植穴外,藕身侧卧,藕种头略朝下,尾节朝上,用泥覆盖。

4. 水的管理:科学灌水,苗期浅水,花蓬期适当深水,水深4至20cm,水位忌暴涨暴落。

5. 采收:7月中旬至10月底,莲蓬褐色,莲子与莲蓬孔格完全分离,莲子呈黑褐色、果皮坚硬时分期分批采摘。将采摘的莲蓬摊晒1至2天后脱粒,再将脱粒得到的莲子摊晒3至4天,至含水量≤13.5%时即可贮藏以备加工。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湘莲颗粒饱满均匀,呈短椭圆形,去壳后纵向直径1.2至1.5cm,横向直径1.0至1.3cm,单粒重≥0.83克;种皮呈棕红色,有细纹;莲肉乳白,煮食易烂,清香味美。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3%;淀粉含量≥40%;蛋白质含量>18%。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看颜色:买莲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买很白的莲子,优质莲子其形状、颜色都是莲子的本色,莲子呈自然白色,即色白稍带微黄,白中带黄。

看皮:优质莲子外观上有一点自然的皱皮或残留的红皮,劣质莲子刀痕处有膨胀;

看孔:优质莲子的孔较小,劣质莲子的孔较大;手工和磨皮莲子的孔比较小,而用药水泡过的莲孔比较大。

优质白莲煮过以后,闻起来有清香,而且莲子膨胀很大。化学去皮的莲子,煮过以后大小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闻起来还有一种碱的味道。

腻腻(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