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坐落于三国文化发祥地南充市市中心附近,位于顺庆区涪江路。是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主体、临床医学为基础、医学影像学为特色,医、理、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医学院校。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专科,定名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定名川北医学院。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有13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
学院学科建设按照“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想,加强临床学科建设,巩固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建设专科(肛肠痔瘘专科)、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六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医学影像学、风湿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普通外科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一个省级医学重点建设学科(麻醉学)的优势地位,以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骨科等优势学科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团队,建成了四川省风湿病治疗中心和全国首批卫生部内镜诊疗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又新成立了肛肠疾病研究所和神经疾病研究所。
学校现有师资573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298人,占52.01%;高级职称218人,占38.05%;留学归国人员43人。学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中国优秀教师1人,中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中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 人,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卫生人才1人,四川省首届优秀博士后1人,四川省首届优秀留学归国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获得者8人,四川省名中医4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劳动模范3人,四川省优秀青年1人。厅局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6人,市拔尖人才13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
除此之外,学院在2003至2006年期间,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64项,厅局级项目271项;获科技奖励53项,其中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其它省部级成果奖18项;发表学术论文2027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工具收录36 篇;出版科研学术专著10部。创办有《川北医学院学报》、《西部医学》2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学院重视对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课题。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分赴美、英、法、德等国留学、进修;先后成功邀请了美、加、澳、日、德等国及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近百名来院讲学;与美国儿科学会联合举办了两期“儿童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班;承办了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举办了二十多场中国及省市级学会或协会的学术年会、研讨会、学习班、培训班。学院在稳定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应用研究,强化开发,将一批较为成熟的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先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感冒药分散片、 “诺迪康”(药物)、“饮尔康”(饮料)、“中华龙宝”(保健品)、中草药卫生纸系列等数项研究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