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说:“书,心画也。”书法的美既属于视觉,同时又属于心灵,一点一画传达的是书者的情性、流露的是书者的心境。略微昂着的头,下巴倔强地抬着,眼神清透柔和,带着几分坚定,这就是朱杰给人的第一印象。言谈之中,显露出他博闻强识、才思敏捷,洒脱飘逸的个性,在那一瞬间你被他的风范深深折服,一下子就能理解他今日所取得的成就,那是天分、刻苦、自身素养和人文环境底蕴铸造的成果。 朱杰,字静池,1972年9月出生,我县煤炭坝镇楠竹村人,先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白砥书法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名家高级研修班杨明臣工作室、张锡良书法讲习班,长于行草书。2008年作品入全国兰亭新人展、全国行草展,2011年作品入全国书法篆刻展,2012年荣获第七届“三湘群星奖”优秀奖,2014年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艺海泛舟不言倦
朱杰很小便在煤炭坝矿里当矿工,由于工作辛苦,常常回来便已经没有力气出去玩了。休假的时候,朱杰便找来毛笔练字。朱杰说:“采煤工的工作太辛苦了,不想一辈子当采煤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到把字写好了看会不会有机会到地面上搞宣传。当时文化人比较受尊重,也比较悠闲。”
刚开始,朱杰最初练习的字体是隶书、楷书等。刚开始练字时没有方向,也不知道怎么做,只是每天坚持基础训练,按照字帖,一笔,一划都不敢马虎,一个字练得和字帖上完全一模一样才敢去临摹其他字。渐渐地他发现,书法和读书是分不开,便找来书籍开始阅读。他一边学习写字,一边学习诗歌。这样他不仅开阔了眼界,写字也得到了提高。从1991年开始临摹第一个字开始,他便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学习和练字。到2003年,他便以行草为主,主要学习二王字体(王羲之、王献之)。
因为朱杰的刻苦钻研、勤加练习,他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2002年,朱杰的作品在湖南省的临帖展入展,这也是对他临摹字帖的肯定。但是烦恼也随即跟来,他没有理论引导,技法上面不知道对错,朱杰的字一直都没有进步,让他苦恼不已。“读一篇文章,即使你能背诵,知道文法,但是如果只能模拟,不能创造意识上的方面带到这方面,那么写的字也便没有了灵魂。”朱杰说。
2004年上半年,朱杰经朋友引荐,有机会到县书协主席夏时家去学习讨论书法。一到夏时的书房,他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一到夏老师书房就感到那种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朱杰说。后来,夏时叫他写了几个字,他当时写的是行书,夏时看了以后,充分肯定地说:“可以往这方面发展。”得到夏时的肯定后,朱杰就一直都努力钻研行草,到现在为止方向也一直没有变。
孙过庭的书谱,朱杰一共练了三年。朱杰虽然能吧字练得非常的精美,但是往往在写到一定程度上,他的字注重了细节,但是丢掉了气韵。后来跟朋友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大家便推荐他去练习白蕉的字体,白蕉是现代书法家,是学习二王的大家。朱杰便开始仔细研究白蕉的字体,一天两三个小时,狂热的时候每天练习十个小时以上。他练字常常忘记时间,有时是整夜整夜地练习,把字练好再睡觉,这时往往已经是天明。除了练字,他还狠读诗书,他把自己所有的工资都投入在书籍方面,一有空便钻进书店里不肯出来。
“我在书法界,还是个小学生。”朱杰说:“书法入门很简单,有了笔墨纸砚就可以了,但是越往上走越难,每一个环节都是很困难的。”书法,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融入他的骨血和灵魂之中,渗透他谦逊、倔强的艺术之路。他的字在笔势的灵动和字势的开合上很有领悟。他的行草书、点、画准确沉实,同时又富于流走跳荡之趣,字形端稳从容,结体的虚实、偃仰、聚散与章法的穿插错落、避实就虚巧妙互用,显得既有所宗又不落窠臼,若风行雨散,润色花开,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具备,显示出成熟的笔墨技巧。
天道酬勤获国奖
2010年全国书法篆刻展,当时设置了两个赛区,上海一个,广西一个,朱杰就向两个赛区分别投了一幅行书和草书,而且均得以入展。当时两个赛区都入展的选手,全国还不到10个,湖南省是唯一的一个。“全国展相当于奥运会,几千幅作品参加,最后入展的只有几百幅。”朱杰告诉记者。入展以后,朱杰的行草开始受到追捧,安徽、广东、湖北书法爱好者专门到宁乡向朱杰讨论、学习。朱杰说,其实大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都是在写字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瓶颈。2014年12月,他又获得全国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奖项,本次书法兰亭奖,整个湖南省都只有七个人入围。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演绎和所包涵的内容博大精深,书法写到一定程度,要想得到突破,仅仅靠技法和一些颖悟是无法进入更高境界的,到最后拼的就是学问,学识是书法的营养剂,这一点朱杰是清醒的。在他的书房里,除了满屋子的字外,还有几大柜的书,包括各种字帖,古文、诗词,共有6000本左右,总投入近20万元。“结婚前我的所有工资都投入在这方面,一有时间就是在书店里读书。墨汁都是几箱几箱地买。”朱杰说。
朱杰的行草写得好,在湖南省都比较出名。很多人都出高价来求他的字。2013年雅安地震慈善拍卖,一幅李白诗《听蜀僧弹琴》拍卖了16000元。
“宁乡的环境很好,书法界都不保守,都愿意传教,而且都是很直接的,所以大家共同进步都非常快。近几年,宁乡入国展的特别多,每年都有两个以上的作者入国展,在长沙地区走在前列。”朱杰继续说,“书法的技术性是用文化来养的,所以我要不断提升文化层面。只有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一起提高了,才能把写字这样技术性的东西得到较好的解决。然而文化底蕴是需要一辈子来培养的,我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习书之道,寂寞而漫长。一要心静,二要手勤,三要多读书,四要善思考。当今正值书法繁荣发展之盛世,青年才俊辈出,善书者不绝于后。谁能够得理得法、勤耕善悟、师古不泥、博采众长,谁就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高远。我们深信,朱杰会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审视自己,倾听良言;总结既往,开拓未来,不断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爱书法、懂书法的朋友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