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经济

家乡区县: 宜春市袁州区

经济
2013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87.1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33.4亿元,增长1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9.4亿元,增长20.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24.6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1.9亿元,增长13.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户,净增87户。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增长11.6%。外贸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15元,分别增长10.5%和13.2%。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县市4个、超15亿元7个,其中丰城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居全国百强县第89位,较上年前移4位,樟树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县市。

第一产业

2013年粮食、畜禽、油茶、竹、苗木花卉、有机(富硒)农产品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粮食、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和粮食收购量均居江西省第一,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个数占江西省1/4,宜春市荣获全国高产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丰城、奉新、靖安分别荣获全国首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宜春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80家,农民合作社总量达到3067家,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现场会在宜春召开,高安益农果业荣获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3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个小农水重点县工程、4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顺利完成,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2.3万人。率先在江西省完成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39.7万亩,荣获江西省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设区市,奉新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第二产业 

2013年宜春市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50户,纳税过千万元企业发展到228户。非公经济税收贡献率达到86.6%,列江西省第一。以锂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锂电产业产能挺进全国设区市十强,成功举办江西(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江西省1/5,机械装备、绿色食品产业占江西省比重超过1/10。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2亿元,列江西省第三。樟树荣获中国药都称号,医药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及樟树、上高工业园获批重点省级园区。奉新被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工业园区被评为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上高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第三产业

名胜古迹
宜春是红色故土。铜鼓县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再现了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重大历史场景。万载县曾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数年之久的红色老区,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该处已辟为中国三大干部学院之一的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袁州区有著名的"袁州会议"旧址,上高县是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发生地。

宜春市有唐代就已存在的湛郎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宜春鼓楼、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宜春"碑。

佳佳佳美i(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