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的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是流传于黄梅县一带的民间工艺。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称“大布”,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7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经线和纬线交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构图种类多样,尤其是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
黄梅挑花曾获得多项殊荣:1938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4年获波兰“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奖,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众多湖北工艺品中亲自选其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而后,多次作为国家和湖北地区的工艺品代表作赴国外巡展,被誉为“无声的抒情诗,立体的中国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