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名人

家乡区县: 湖北省新洲区

徐源泉:徐源泉(1886~1960年),又名克诚,派名继绩。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黄冈仓埠镇(今属武汉新洲)人。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南京陆军讲武学堂。国民党中执委,1935年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军衔比他高的只有九个人,其时陈诚军衔为中将,胡宗南为少将),赫赫有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正是其部下。武昌起义时,他率领300学生参加阳夏保卫战(阳指汉阳,夏指的汉口,因汉水古城夏水),先投张宗昌,后随张投靠张作霖,以军功升至军长,后参加了军阀混战。1931年起任湖北全省“清乡”督办,指挥围剿湖北各处根据地。七七事变后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从湖北老家出发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所部两个师四个旅,未受日军屠杀),随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后从事实业,1949年去台。

万耀煌,(1891-1977) 亦名万奇,字武樵,迪奇,晚年自号砚山老人。湖北黄冈(今属新洲周铺镇人)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在武汉读军校时与何应钦、谷正伦(中国的“宪兵之父”)同学,武昌起义后由居正介绍加入同盟会。1923年任夏斗寅部参谋长,1927年以师长身份参加北伐。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46年4月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49年去台湾。万其人富有爱国精神,但他指挥部队在鄂豫皖苏区大肆屠杀当地人民给其留下了污点。

蔡文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中将(1911—1994),对解放战争比较感兴趣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字定武,出生于湖北黄冈县(今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人)的一个书宦世家,祖父为清末举人,家颇富有。此人家境优越,然投笔从戎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九一八后愤然回国,入黄埔第九期,因表现优异,年仅26岁就晋升为上校。台儿庄战役后他冷静地分析日本人的战略企图,使得蒋介石撤销了向徐州地区增兵的错误命令,得到蒋的赏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白崇禧、顾祝同等人的肯定。美国人推荐他出任盟军中国战区副参谋长,随蒋参加了开罗会议,日本投降时为中方受降代表之一。渡江战役前,蔡因不满汤恩伯的作战部署与之据理力争(为了从上海向台北转移黄金争取时间,汤坚持在南京和上海两地平均使用兵力,实际上这是老蒋的命令,所以其他上将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次争吵(这次争吵很有名)后蔡脱离军界同时脱党,1950年定居美国。后多次回大陆访问,1994年逝世。

chenxiaoya(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