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可以说绝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对于我国北方人民尤其是河南人来说,食则以麦为主。可是,你知道吗?在河南等广大北方地区每生产4个馒头,就有1个是用周麦做出来的。
5月12日,夏收即将开始之时,周口市农科院邀请国内多名顶尖的小麦育种专家和省市领导前来调研周麦育种改良工作并参加“2015年产优协调改良小麦育种研讨会”。经过调研,专家们对周麦系列品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2日早上,由各位专家及领导组成的调研小组先后到商水农场六分场周麦22号千亩高产示范方和周口市农科院小麦试验田实地参观了解周麦系列的生长情况。当看到周麦系列品种在经历过前段时间多次大风强对流天气后,仍然长势旺盛、穗多粒大时,各位专家赞不绝口。随后,调研小组在周口市农科院参加“2015年产优协调改良小麦育种研讨会”。
“周麦21,长相清秀、饱满度好、成穗率高、优质高产;周麦22,曾在去年以平均每亩764.2公斤的产量创国内千亩高产示范方实收最高产纪录,抗倒性好、抗病全面;周麦23,抗倒伏、耐高温、成熟落黄好、穗粒数多;周麦26,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国审品种……”在试验田里,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殷贵鸿如数家珍般向调研小组介绍周麦系列的各种优良品质。
据殷贵鸿介绍,周麦系列品种现已累计种植8亿多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400多亿元,其种植面积占整个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河南生产4个馒头就有1个是用周麦做的。
此外,周口市农科院还研发出周8425B等多个抗病虫害的国内核心种子资源,目前已育种5亿多亩,正在申请国家发明奖。以周口市农科院为依托的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是全国最大的种子资源公司之一,经营品牌种子达2亿多斤。
据了解,周麦系列为河南省乃至黄淮地区的小麦种植从中产到高产、由高产到再高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河南省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为周口市打造河南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讨会上,调研小组的领导和专家们纷纷对周口小麦的育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提出建议。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志勇说,周口的小麦育种令人惊讶的有三点,一、在近15年来,河南省审定的100多个品种中40%都来自周麦或和周麦有关,这说明周麦的品种资源对河南乃至全国的小麦品种贡献特别大;二、小麦品种一般都是高产不抗病、抗病就不高产,而周麦就做到了高产优质与抗病相结合;三、周口市农科院一直坚持商业化育种、原始创新,使周麦系列一直源源不断地出现适应市场的新品种,这种持续发展的态势十分有利于中国小麦育种的发展。
为借助多方面的智力支持、使周麦育种资源更加优质,在研讨会现场,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杜纪格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陈剑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下聘书,聘任他们二位院士为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的科技顾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