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的经济状况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长阳人"的故乡、巴人的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其中土家族约占51%,是全省唯一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机遇良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长阳在省市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616"对口支援机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县已步入了科学发展、全面发展、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48.67亿元,是2002年的 2.1倍,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53亿元,是2002年的2.96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是2002年的2.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9亿元,是2002年的3.6倍。

(一)特色农业势头强劲

按照"拓展特色基地、培植优势龙头、创建绿色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达到50多万亩,特色农业每年为全县农民人平提供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一是着力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打造了"火烧坪"高山蔬菜品牌。建成了以火烧坪、榔坪等地为重点的连片3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蔬菜板块基地。该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称号。2008年实现蔬菜产值6亿多元,蔬菜产区农民人平纯收入超过5000元。二是着力发展清江特色渔业,打造了"清江鱼"品牌。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优质淡水鱼出口创汇基地,清江鱼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水产品品牌。火烧坪高山蔬菜、清江鱼双双荣登北京奥运餐桌。三是着力发展清江优质柑橘产业,打造了"清江椪柑"品牌。建成了6万余亩全省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椪柑基地,清江椪柑畅销国内外,为柑农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四是着力构建全国重点木瓜、栀果GAP示范基地。构建了以榔坪、都镇湾等地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药材板块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木瓜及栀果GAP示范基地。五是着力构建中南最大的优质脱毒马铃薯基地。全县脱毒马铃薯面积已达到20万亩,成为了半高山地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思路,大举招商引进,建成了一大批投资过亿,税收过千万的骨干工业项目,以水电为龙头、矿业为支柱、以食品医药为后劲的新型工业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底,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84亿元,增长33.3%;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7家。一是水电龙头基本形成。引资近10亿元兴建了招徕河、东流溪、长沙头等一批水电站,全部建成后,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万千瓦。包括隔河岩水电站在内,全县水电产业年税收已突破5000万元。二是矿业支柱初步构建。引资6亿元建成了年产5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今年创税能力可突破1亿元。引资5.3亿元兴建的京兰集团三源水泥项目已全面竣工,年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年综合创税能力5000万元以上。引进首钢投资3亿元兴建的火烧坪铁矿项目加快建设。投资1.4亿元的登城生化方解石加工项目建成后,年创税能力可达2000万元以上。三是食品医药产业逐步壮大。建成了全省最先进的魔芋加工龙头企业宜昌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引进宜昌科力生实业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的木本油料推广及加工项目全面启动,首期投资1.6亿元,3年内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投资5000多万元的泰榕药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 2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引进宜昌凯雄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兴建的清江鱼深加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产品主要出口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销售收入近1亿元。

(三)文化旅游业异军突起

按照"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提档升级,建设文化旅游名县"的思路,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与工业、农业并重的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一是构建了大旅游格局。积极推行"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胆探索和创新了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大旅游格局。成立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管理局,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开发,理顺了管理关系,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打造了强势旅游品牌。建设了清江画廊4A级景区、北纬30度岛、中华巴土圣山、天柱山、清江古城、清江愚人岛、兰草谷漂流、清江画廊度假村、土家风情街、清江奇石村、亲水平台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整合资源整体推出了清江画廊旅游景区并实行"一票制"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位。清江画廊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居"全国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十大新兴品牌"榜首,连续三年被评为宜昌市十优景区,清江画廊品牌已在全国打响。三是推出了旅游文化精品。成功举办了央视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三届张健横渡队纵渡清江画廊挑战赛和全国第九届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四是完善了旅游配套服务。兴建了县城进出口大通道和隔河岩旅游专用码头,培植了清江花园酒店、财苑山庄等一批星级宾馆饭店,配套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

(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长阳把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把困扰长阳十几年的潘家塘建成了龙津星城,既改善了津洋口几万人生活环境,又没有花财政一分钱。"长阳新城"即将启动,将会进一步拓展县城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亲水平台为群众提供了几万平方米的休闲场所,土家风情街建设使老街一改过去的脏、乱、差现象,成了群众休闲散步、经商致富的黄金地段。沪渝高速龙舟坪接线路、青堡公路、清江路改造、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加紧推进, 2006年以来,县财政配套3300多万元完成通村道路硬化1200多公里。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累计解决了5.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一建三改"3万户,筹集850万元帮助1595户、5468人实施了扶贫搬迁,筹集800万元帮助1332户完成了危房改造。

(五)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率先出台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基本实现了全员参合,该县被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阳模式"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赞扬。扎实推进助学启智工程,累计发放助学资金4916万元,资助学生21.01万人次,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深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长阳土家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撒叶儿嗬"、长阳山歌、都镇湾故事、薅草锣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民福工程,1570个弱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救助,2336个家庭享受了计划生育奖扶政策,201个独生子女伤亡家庭享受了国家特扶政策,4.7万名育龄妇女享受了生殖健康免费服务,该县被表彰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深入实施城乡贫困群众救助工程,全县6192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16174名农村特困群众享受了低保,全县所有弱势群体因病因灾都得到了及时有效救助,有效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的问题。大力实施科技富民计划,先后投入1000万元,开展技术培训15万人次,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以来,长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力实施 "双百工程",抓好打造百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大县和"中国魔芋之乡"、"中国优质绿茶之乡",全面启动清江画廊5A级景区创建和湖北文化强县、省级文明县城争创工作,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两项计划",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科学发展、全面发展、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38亿元,增长11.6%。完成财政总收入2.0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51.42%,全年有望突破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75亿元,同比增长28.8%;贷款余额17.48亿元,同比增长30.9%。

发展核桃等木本油料基地1.1万亩,魔芋3万亩,绿茶1万亩。

信访工作机制,创办"书记、县长信箱",进一步了畅通信访渠道,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狠抓安全生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采矿行为,有效防止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指尖的温度(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