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结婚习俗

家乡区县: 睢阳区

商丘的结婚风俗

在新人行拜礼时,年轻人可以用鞋油、机油、柴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

进了洞房先是合礼,然后新娘“装新”,开始闹一会洞房,还唱洞房歌“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省凤凰”“手持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凰成双”新房内欢乐祥和。吃喜酒婚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没有送亲人,所以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

 送亲人吃了喜酒后,将已经准备好的红手巾发给每个人,里面有瓜子、糖果、花生、肥皂或香烟。晚上由嫂嫂掌灯并说祝福的话帮弟媳整理新床被,同时新人晚上要同吃女方回亲时礼篮里带的挂面或水饺,长长久久,含贺福意。再晚一点开始真正的闹洞房,此时不分长辈晚辈,闹得越厉害,意味着新婚夫妇日后的日子越红火。以前闹新房特别热闹,而后随着农村业余生活的丰富,闹房缓了下来,直到现在年轻人多出外打工,闲居家里的年轻人比较少,闹房就淡了。等闹新房的人走了,还有“听房”风俗。 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行见面礼。三天夫妻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后娘家人来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走新娘,称“回门”,至此,婚嫁结束。

 1、在河南地区,嫂子给将嫁的妹妹梳头,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梳成髻,即媳妇头,意味着妹妹将成为人家的媳妇。一是还按闺女的发式梳,即梳长辫子,意即妹妹是待出阁的闺女,等到婆家后,再由婆家嫂子或者婶子大娘挽成髻。给姑娘梳头时有歌。在豫北长坦县,其歌词为:“前拢七、后拢八,婆家娘家一齐发。婆家发了二顷半,娘家发了二顷八,走到半路发庄嫁。”
2、订婚要给订礼 双方家人吃饭 。

3、准备结婚的前一个月吧,男方要带上足够的钱去给女方买衣服、首饰之类,衣服要买好几套,在婚礼时候穿。

4、结婚的前几天两家人要在一起商量婚礼的细节。

 5、婚礼当天新郎要在婚礼当天的早上去接新娘,越早福气越多。

6、新娘有弟弟或者侄子“把轿门”,男方家要准备足够的红包给把轿门的,要是把轿门的不放行,新娘是不会“下轿”的。这个“把轿门的”还拿着新娘陪嫁的柜子箱子等的钥匙,一串钥匙要给一个红包。 7、新娘进去新郎家之后,开始拜天地高堂、对拜等,完了之后 司仪会主持新娘“改口”就是喊“爸、妈” 新郎家长要给“改口费”

8、入洞房,大家回避,新娘换衣服之后,新郎的妹妹或者侄女端一脸盆水给新娘,新娘可洗手示意,然后给妹妹或者侄女红包。

9、然后大家闹玩一番,基本都是拉着新郎打油,给新郎新娘伴娘伴郎脸上涂抹煤黑,这些人要机灵闪躲,要不弄到衣服上很让人心疼的。

10、然后开饭,大吃一顿酒席。河南婚礼酒席有三八场,分别是八个热菜、凉菜、汤。 八八四,貌似减少4个汤或者凉菜。 八碗四,最薄的席了,八个热菜,4个凉菜。 结婚当天算起,第三天女婿要回门,就是回到新娘的娘家在摆桌请客。

哈妮(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