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起源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东胡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内蒙古南部定居。如赵武灵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始建云中城。“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秦朝、汉朝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立郡县。秦朝修筑万里长城,连接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内蒙古南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乌桓、鲜卑等东胡人的领地。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几十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掠夺财物和大量人口,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
带来沉重的灾难。西汉前期对匈奴和亲,但匈奴仍然大举入侵,西汉皇帝和人民对匈奴的屡屡犯境,被迫出军还击。西汉时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取胜,匈奴势力北迁、西迁。在整个汉朝及其后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南匈奴人和东胡人逐渐和华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汉族的前身。公元前129年2月, 匈奴入上谷郡,杀略吏民。以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郡,各万骑,咸击匈奴。卫青至龙城。公元前一一九年,卫青从定襄,霍去病从代郡,向匈奴总攻。卫青兵团深入匈奴汗国五百公里,伊稚斜单于大败。卫青追击到寅颜山的(外蒙古哈尔和林西南)赵信城。霍去病兵团深入沙漠一千余公里,灭七万余人,霍去病追击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汉朝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立郡县。如西汉(前127年)设置五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东部、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吕布就出生于此。后内蒙古南部大部为从北朝北魏直到隋朝是中国领土。
清亡之后内蒙古则一直是中华民国的领土,被恢复为若干个省。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新中国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中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1978年后内蒙古扩大管辖范围,把原来的甘肃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划给内蒙古。全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地级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下辖11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刘臻(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