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新定远

家乡区县: 安徽省定远县

走进新定远,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定远变大了、城市变高了、环境变美了。炉桥镇被列为全省扩权强镇和“镇级市”试点镇,藕塘、永康镇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景观项目、“美丽乡村、田园社区”行动计划、新农村示范点、京沪高铁定远站见证了定远的变化。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县。岩盐、石膏资源丰富。近入南京、合肥都市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淮南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合徐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十二五”期间,该县提出了工业强县、商贸兴县、城镇带动、统筹发展、开放活县五大战略,着力树立白色盐化之都、红色旅游胜地、绿色生态家园的“三色定远”品牌,要建成一个实力雄厚、魅力彰显、活力迸发、文化繁荣、和谐幸福的“五型”定远。

  未来五年,合肥经济圈作为安徽核心增长极,将以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影响全国为目标,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核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

  

  实施五大战略 提高综合实力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的千亿盐化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竞争有力、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

  实施商贸兴县战略。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商贸企业集团,巩固县城核心商贸市场,规范农村消费服务市场,基本构建覆盖全县、规范运行的市场体系。

  实施开放活县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抢抓高铁机遇,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肥城市圈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形成互利共赢、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大承接推动大发展,争做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

  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以构筑城镇核心产业、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围绕定城-副中心-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的结构体系,加强定城及中心集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实施统筹发展战略。坚持尊重民意、保障民利、改善民生的土地整治原则,整村推进土地整治,深入实施“美丽乡村、田园社区”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土地流转,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促进工农、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打造“三色”定远 塑造特色品牌

  如果说定远是一张白纸的话,我们要画出最美的图画,建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为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定远提出“三色定远”的品牌,就是把定远最有优势的方面提炼出来。其中,白色是优势,是产业体系;红色是旗帜,可以把旅游串联起来,整个旅游资源就丰富起来了;绿色代表着生态和环保,代表着和谐。

  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打造白色盐化之都品牌。定远资源丰富,仅非金属矿产资源而言,已探明的有岩盐、石膏等23个品种。岩盐储量20亿吨,已形成年产150万吨加工能力;石膏储量10亿吨,已形成年产200万吨生产规模。2005年4月,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正式立项,项目占地390公顷,建设总投资160亿元,被列入安徽省“861”一号工程。

  目前,该县正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藕塘革命老区为依托,加大旅游资源整理开发、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力度,精心打造“藕塘革命烈士陵园—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王小庙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红军时期臧陈支部”红色旅游线路,逐步把定远打造成为安徽省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红色旅游胜地。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好绿色品牌。有着“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的定远县,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耕地247万亩,人口近百万,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定远县着力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优势品牌、主导产业和绿色食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实施活力工程 建设“五型”定远

  围绕“省内争先进位,省外追赶高邮”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等项“活力”工程,打造一个实力雄厚、魅力彰显、活力迸发、文化繁荣、和谐幸福的“五型”定远。

  一是建设实力型定远。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型盐化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华塑投料试车、泉盛化工百万吨纯碱项目主体两大“龙头”为依托,举办“盐化之光”高峰论坛,引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加速打造千亿盐化产业。积极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加快雨润等重点企业提高产能,推进鹭翔光电等一批企业尽快开工达产,形成产能。

  二是建设魅力型定远。按照“四大片区、组团发展”的思路,加快定城三项工程建设,建成一批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座45平方公里、45万人口的现代中等城市。深化拓展“丰乐杯”创建活动,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低碳环保的生态环境魅力彰显。

  三是建设文化型定远。实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形成具有现代特质、区域特色的定远文化。加快旅游业发展,重点推进藕塘烈士陵园扩建、金山滴水寺、高埂老民居等项目建设,发展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及白色工业体验游等特色文化产业。

  四是建设创新型定远。鼓励创新,让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大胆尝试先试先行,不断完善信访大厅“一条龙”接访、太仓流动党支部等后续管理制度,让体制机制更具活力。

  五是建设和谐型定远。实施收入倍增工程、社保覆盖工程、困难群众救助工程、教育满意工程等,增强群众幸福感,实现民主法制素质、文化繁荣水平、社会保障能力、生态文明程度、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更宽裕、社会更加和谐。

  

  东园棚户区改造项目惠民生

  定远东园大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定远县鲁肃广场以北、鲁肃大道两侧,总用地面积682.5亩,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分为综合大市场、回迁安置区和商品住宅区三个部分。该项目是定远县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也是定远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所在地的定城镇是定远县北部城区的对外窗口,经过科学规划和布局设计,北部城区将建成一座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先进、宜商宜居的综合大市场和园林式居住社区,东园大市场项目的建设将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年多的前期运作,东园大市场安置房工程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铜陵圣宇投资集团投资开发,集团下属的定远东园置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计划分三期实施,总建设周期五年。项目建设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积极主动、超前谋划、强力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建成。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民心工程,东园大市场棚户区改造项目受到了定远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县委专门组织成立了以主要局、委、办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并由县主要领导任指挥和副指挥,同时下设一室、三组和20个工作队。

忘境界(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