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创新工作方法推动蒙古语文工作

家乡区县: 内蒙古扎鲁特旗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高度重视蒙古语文工作,先后出台了《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通知》、《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整顿社会市面用文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工作实施方案》、《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治理整顿社会市面用文蒙汉两种文字工作通告》等规范性文件,推动社会各领域积极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十二项具体措施,推动蒙古语文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造良好语言环境。

一是以奖代投,推动工作。近年来,通辽市政府和各旗县市区定期召开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共表彰奖励了836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树立了一大批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典型,激发了全市蒙古语文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了蒙古语文工作的发展。

二是以设机构,推动工作。在全区率先组建了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执法监察大队,公开考录19名蒙汉兼通工作人员,购置10台执法车。市、旗两级政府办设立翻译科室,配备17名专职翻译人员。民委设立蒙古语文科室,人员全部核定行政编制。2011年,把社会市面用文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翻译审批工作纳入行政审批中心,实现“一厅式办公”。

三是以设经费,推动工作。通辽市和各旗县市区为切实解决蒙古语文工作部门的实际困难,将蒙古语文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为蒙古语文工作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是以办协会,推动工作。组建了蒙古语文翻译协会和蒙文书法研究会,会员总数达3000余人。经常开展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出版会刊、编印学术资料和书籍,繁荣了通辽市蒙文翻译事业;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蒙文翻译培训班和蒙文翻译大赛,激发了广大蒙文翻译人员的激情,提高了翻译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工作及通辽市各族群众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依法治理,推动工作。市人大每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基层对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府及旗县市区政府都出台了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治理整顿实施方案和通告,并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检查组、治理整顿工作组,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由市政府组织民委、住建委、工商局、法院、公安、文明办、交通及驻市各新闻媒体参加的联合大检查,及时整改巩固成果。

六是以抓教育,推动工作。截至2013年,通辽市共有蒙古族中小学、幼儿园225所,民族职专4所;蒙古族在校生达到24.5万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职业学院、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开设23个蒙语授课专业,蒙语授课生达到14700多人,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成熟的民族教育体系。

七是以促就业,推动工作。市政府在2013年7月份举办的“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2014年出台的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等措施,有效缓解了蒙古语授课学生和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线岗位和窗口服务行业都配备了蒙汉兼通人员。公检法司部门及涉农部门、金融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火车站、汽车站、民航站等窗口单位都设立了蒙汉双语播音服务岗位。

八是以促文化,推动工作。先后完成了724条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工作,整理出版了《科尔沁蒙古民俗》、《扎鲁特旗传说》、《库伦民间故事传说》等系列丛书,传承和丰富了科尔沁民族文化宝库。自主创作的“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巴拉根仓的故事”等10个古籍名录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个古籍名录被自治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是以办媒体,推动工作。通辽电台增设蒙古语综合频道,开办14个栏目,周播时间127小时;通辽电视台增设蒙古语综合频道,开办6个栏目,日播时间17小时以上。蒙文版《通辽日报》发行量达到5400份,现已覆盖全市。自治区级刊物《哲里木文艺》杂志共办20余个栏目、发行量2000多份,《阿拉坦温都苏》杂志共办21个栏目、发行量3000多份,《科尔沁》杂志发行量稳中有升。

十是以办活动,推进工作。连续7年组织举办通辽市蒙古语春节晚会、科尔沁民歌大赛、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蒙汉文翻译大赛、蒙文书法大赛、马头琴四胡大赛,中小学生蒙语、双语、三语演讲比赛、中学生蒙文作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蒙古语原创歌曲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普及推广蒙古语言文字,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

十一是以办培训,推动工作。制定《通辽市蒙古语标准音水平培训方案》,成立蒙古语标准音水平培训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举办了11期全市蒙古语标准音培训班,重点培训测试幼儿园、中小学蒙语授课教师、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大学生和社会其他行业人员2000余人次,有力推进了通辽市蒙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普及化的进程。

十二是以建网络,推动工作。在通辽市政府网站上开辟了蒙古文网页,将民族语文政策、蒙古语文工作动态、蒙古族民族风俗、办事指南、最新动态消息等内容公开上网,构筑了蒙古族群众及时了解民族政策,建立了与公众快速交流、顺畅沟通的信息平台。

夏夏(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