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界,黄梅有“小天竺”之美誉。原始宗教遗迹可上溯至距今6000余年的长江流域第一龙——焦墩卵石摆塑龙。在魏晋时期,黄梅地域就有了佛教徒的行踪。进入唐代,由道信、弘忍两代祖师改革首创的中国禅宗——“东山法门”在黄梅横空出世,经由弘忍十大弟子与嗣法慧能弘化全国,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主流。而禅宗六代祖师,有两位祖师卓锡黄梅,“蕲黄禅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已成共识。四祖寺塔、五祖寺分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黄梅县对有影响的重点禅文化研修场所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广东弘法寺本焕大师引资近亿元,重辉四祖寺。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祖寺方丈净慧长老多方引资8000多万元,在挪步园紫云山修复老祖寺。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妙乐法师投资1.6亿元兴建妙乐寺。成立了“黄梅禅宗文化研究会”、“黄梅县佛教协会”,两机构均为研究、传承和发展禅宗文化的社团组织,形成了“寺院自主修禅、机构引导办禅、社会积极参禅”的禅文化研修格局。四祖寺创办了《正觉》杂志,向禅学爱好者免费赠阅。同时,黄梅县定期举办禅文化活动,四祖寺每年举办“禅文化夏令营”,县委、县政府每两年举办禅文化高峰论坛,已搜集整理禅宗传说故事100多个, 2011年5月,“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祖寺成功创建国家级4A风景区,五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