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的由来

家乡区县: 洛阳市偃师市

偃师名字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不断地演变,偃师市前身为偃师县,战国末年,秦灭周后设偃师县,先后隶属三川郡、河南郡、河南府、河洛道、豫西行政长官公署、河南省第十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太岳五专署、豫西一专署、洛阳专区、洛阳地区、洛阳市。1993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4年4月8日,偃师市正式挂牌,由河南省委托洛阳市代管。

它的历史由来更是有典故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伐纣凯旋,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偃师建都。传说中,还有五帝时代的帝喾高辛氏建都与高庄村。境内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夏都二里头遗址(斟鄩)、尸乡沟商城遗址(西亳商城遗址)、唐恭陵、滑国故城、升仙太子碑、刘国故城、洛南东汉帝陵。另外,与洛阳、孟津共有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以及邙山古墓群)、25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区商城路建有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上古文物精品。

偃师自古人杰地灵,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和北宋名相吕蒙正、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故乡。它为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提供文学创作的地方。东汉时,班固在偃师著《汉书》,张衡在此发明地动仪、候风仪,蔡伦在首阳山镇纸庄村改进造纸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诸葛镇独乐园编修《资治通鉴》……大批历史名人都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

商朝开国之主汤的墓地位于山化镇蔺窑村;商末周初名臣伯夷、叔齐曾在偃师首阳山劝阻周武王伐纣,后不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大秦相国吕不韦墓位于首阳山偃师市第一高中校园内;西晋历代帝王陵在首阳山;唐代“诗圣”杜甫墓在城关镇前杜楼村;

三位书法大师安葬于偃师市山化镇: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首位书法家钟繇及其子三国时曹魏名将钟会安葬于东屯村,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陵园位于汤泉村,明清之际书法家王铎埋骨于石家庄村。

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因此,偃师市是洛阳这个九朝古都名下的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文化魅力的市区,它有他自己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历史意义。

青峰家的人(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