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治愈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受到创伤,治愈时都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发泄一通,而有的人喜欢发呆…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古老故事:在北方一个穷困的村庄里,干旱的天气持续了好几个月了,苦恼而烦躁的村民无奈请来了能够呼风唤雨的法师。法师巡视了村庄,但是却什么也没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村子外面搭一间草房。他住下后仍然什么都不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定时为他准备饭菜,焦急的村民们无奈只好照做……就这样,一周过去了,天空竟奇迹般的下起雨来!村民们问法师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说,我没做什么法事,我刚来的时候,你们村子乱作一团,所以天也不下雨,等到你们每天我送饭而恢复有规律的生活后,老天自然就下雨了! 

    这个叫做“求雨者”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却是荣格早年在谈到心灵治愈时必定会先讲的故事,这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分析心理学心灵治愈的全部要素。

心灵的沟通 :在求雨者的故事中,村民们是烦躁和慌乱的,在法师看来,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界是分裂的,正是这分裂阻碍了自然界用雨水滋养生命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分析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也是如此,疾病和困扰就像是干旱的天气,它来自于个体与无意识的隔离、自我与自性的分裂、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心理疾病的困扰与故事中村民的饥渴一样,来自于心灵的孤立,因孤立而失去自然的滋养。因此,无论是法师还是分析心理学家,心灵的沟通都是他们治愈的必要手段。

    要沟通心灵就要有恰当的行事原则。聪明的法师选择住在村子边上,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村民的生活气氛,并且在村民们一次次送去食物的活动中承受他们的焦虑和慌乱,而他之所以不住进村子,是因为他想也卷入慌乱的气氛之中,而失去他自己沟通天地的能力。而在心理分析中,这就是所谓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心灵“共情”的原则,当事人每周带来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消极的情绪,治疗师此时就成为这所有情绪的容纳者,有了这容纳者,当事人才可以暂时卸下包袱,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灵,而治疗师却也永远保持共鸣而不卷入的旁观者态度。同时,分析师尽管不至于“沟通天地”,但至少其强壮的“心理容器”能够帮助当事人转化消极情绪;同时其健康的心灵又像一把小提琴播放着和谐的心弦,来逐步引起当事人的共鸣。这就是心灵之间的沟通,法师或分析家与村民和当事人个体之间的心灵沟通。

    然而,这样的沟通仅仅是打开治愈之门的钥匙,心灵的治愈还必须做到个体与无意识之间的沟通和人与自然界之间沟通,正如法师所作的,只有达到天人之间的“感应”,或者说是实现了某种“共时性”的领悟,分析心理学的治愈才算实现。

治愈的力量 :天人感应和沟通自然如此重要,是因为治愈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来自于无意识。在故事中,治疗干旱的法师没做什么,他只是通过共情和包容来帮助村民们恢复了平静和秩序,从而自然而然地,村民们自己就恢复了与自然的沟通,而一旦这种沟通实现,上天自然会用雨水来治疗干旱。因此,法师所做的只是唤起了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好生之德”。

    可以说,心理分析师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因为在心理分析看来,治愈的力量也是来自于无意识本身,来自于与无意识的沟通。因此,心理分析侧重于无意识层面的工作,在无意识中获得治愈的能量,帮助心灵重返自然而然的原本状态,帮助心灵达到自愈力的唤起。所以,心理分析不“分析”,也不“治疗”,因为,心灵无需外部强加的任何力量,因为真正治好心灵的是心灵自己。

    由此引伸而出的是心灵自愈的另一层含义,即:自愈的产生不是依靠外界的能量补偿,而是来自于自身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当我们的情结成为困扰的时候,情结就不再为我们所有,而是成为了有自主权的“它物”,这个它在此时占据了我们的能量,而相对于它来说的“我们”则失去了同等的能量。通过心灵自愈功能的唤起,情结重新归顺到我们的控制之中,这样,我们就又重新拥有了从情结那里得到力量。如果用法师的话说,那就是“下雨所需的能量正是由村民焦虑情绪的能量转换而来”。而古代的炼金术士的名言更适合用在这里那就是“治愈毒性的药物来自于毒性本身”。

   因此,可以说,心理分析治愈的原理是无意识自愈力的唤起,所做的工作是在情结中寻找能量的转换。

内在的旅程:个体与无意识情结的转化不仅仅限于心理疾病的情况,面对无意识其实是每个人毕生心灵发展的任务,在心理分析中,所谓的心理疾病其实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而所谓的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是发展性的问题。因此,在心理分析看来,心理问题只是无意识之旅中的必经磨难,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遭遇各种情结,同时也会会晤心灵的智慧,因此情结的转化及智慧能量的吸取都是个体与无意识沟通的内容,“治愈”与“心灵的发展”与“内在旅程的实现”都是同义词。

    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治愈之道的“道”是道路的“道”,代表着探索无意识世界的道路,是分析心理学的“自性化之道路”。这一自性化之路也是完整之路,是心灵的各个层面被我们所认识、学习、并从中获取能量的过程。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不需要关注问题如何才能解决,我们要关心与问题相反的健康方向是如何实现的。自性化发展对心理疾病的治愈就是持着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关心心理疾病如何治疗或如何克服,我们只关心如何促成人们心灵的某种自我实现。

    内在的旅程实际是对心灵的深层次反省,我们必须持有最为包容和勇敢的态度来探索我们深层次的心灵,因为这旅程所面对的是我们不堪回首的创伤经历,容纳的是违反社会规范但又是属于我们的心灵阴影,发展的是我们陌生的弱势的人格,探索的是我们从未涉及的未知的心灵领域,担负的心灵深层那固有智慧的重担。

    内在的旅程需要我们把持住对未知的困惑,需要我们品尝无意识生活的人生百味,疾病本身就这一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治愈过程本身就是包含在自性化发展之中的一个层面。而顺利经历这一过程的唯一“窍门”就是享受过程本身。

    心灵的治愈是心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生探索的过程;抛开一切理论和技术,对心灵的真实进行最为开放和容纳的探索,这才是心理分析心灵治愈的最终道路。 

曙花(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