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水文:潼江

家乡区县: 四川省梓潼县

  潼江 因河道弯曲如蛇行,更因先民对蛇的图腾崇拜,故呼此江为蛇水,亦名九曲水。任乃强、杨伟立二位学者所著《四川地名考释·梓潼县考》一文云:“梓潼水流行于红土丘陵之谷壑间,蜿蜒回曲如蛇形,故先民呼为蛇水,又作九曲水。古蛇字写作虵,《汉志》书为驰,驰者,水流急也。故云,广汉郡有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水经注》又将潼江称作梓潼水、潼水。《隋书》称潼江,沿用至今。潼江系梓江上游,有数源。北源有马阁水和沉水,马阁水源于江油市马阁镇之北的大炉山,沉水源于江油市文胜乡大糟源的瓮水垭。东源渭儿河(又名渭河),源于大剑山的五子山。西北源岐江(又名白榉河、云河),源于江油市文胜乡之北的猫儿垭和白阳洞。西南源重华河,源于江油市重华镇西北老君山鹰嘴岩的大龙洞。南源其支流有二,一名永平河,一名小溪河(永平河又名鮺草滩、倒淌河,源于江油市永胜镇之西的藏王寨向家沟。小溪河源于江油市双河镇和新春乡的山丘之间)。诸河汇合于江油市厚坝镇与河口镇交界的阴平坝,形成主河道,至河口镇与梓潼县仙峰交界的张家坝大桥(又名东方红大桥,河床海拔562米)处,进入梓潼县境。潼江自仙峰乡入境后,经仙峰、双板、许州、豢龙、宏仁、文昌、长卿、东石、玛瑙、观义、交泰等乡镇,至交泰乡后山村的三江口出境,入三台县龙树镇境,再东南流入盐亭县境,又南流入射洪县,至射洪县龙宝乡之龙宝山王家嘴汇入涪江。全长296公里,梓潼境内长99.9公里,流域面积965.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13米,平均比降1‰(以许州镇与仙峰乡交界之牛头山为界,上段河谷狭窄,呈“U”形,河宽20—60米,平均比降1/700。下段河谷开阔平坦,亦呈箱状“U”形,河道宽120—180米,河谷宽数百米至数公里,河流平均比降1/3000)。潼江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最大流量6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7.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8.5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其理论蕴藏量为23140千瓦。1978年,县水电局水力资源普查规划其可开发量为6站4930千瓦。建有开化、宏仁2处小(一)型引水渠堰,拦蓄库容350万立方米,引水量1300万立方米。

袁明杨(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