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第一中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
原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亲临学校并题写校名。奥地利教育家诺特夫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真生清人等外国知名学者纷纷来校考察。
近十年来,学校立足“三个面向”,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建设,以及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效益五大突破。黄冈建市十年间,红安一中成为“国家级教育科研项目实验学校”、“教育部中西部地区校园网示范学校”、“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党总支被评为“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红安县“优秀领导班子”等。继连续五届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之后,2003年至2004年度,学校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6月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湖北省教育厅正式确定为"湖北省示范中学"。
突出德育为先
十年来,红安一中反复探索,认真实践,几理思路,数易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育人机制,充分利用红安丰富厚重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德育培优工程”,全董必武雕像
董必武雕像
方位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校决策、处督办、级实施、班落实”工作机制,形成“三个结合、三个为主”的工作模式,构织起“五线、两面、一课题”工作网络。德育为先,以德立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得到凸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
锻造文明之师
红安一中始终坚持造就“厚德博学、敬业奉献”的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把“以身立教”、“身正为范”,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五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为培养掌握现代文化知识,有高尚思想品德修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制订了《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班主任行为规范》、《教师行为规范》等,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并坚持每年评选一次“教职工标兵”,激励每个教职工都成为高尚师风的塑造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创新教育的实践者,“四有”新人的培养者。
在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建设上,该校着力突出“师德工程”、“希望工程”、“名师工程”、“继教工程”。每年进行一次“师德标兵”评选,将德艺双馨者树为标兵,广泛宣传,成为其它教师学习的典型。在抓好师德建设的同时,努力打造“希望工程”和“名师工程”。
坚持质量立校
近十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累计向高校输送学生8000多人,向清华、北大等名校输送了数十名优秀学生。1996年以来,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1999年付昊桓同学获黄冈市高考理科状元;2000年陈恩乐同学夺得黄冈市文科状元;2002年王曦、刘伟峰同学以687分的高分同时夺得黄冈市高考理科状元;2003年高考上省线率99.5%,本科上线达994人;2004年高考过600分人数达116人,本科上线率近90%;2005年高考再创佳绩,高分层、一类上线、万人比均居黄冈各县市区一中前列。
校园环境
近十年来,红安一中校园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投入基建资金5000余万,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可以说,红安一中由十年前的“臭小鸭”变成了今天的"白天鹅":
校园面积:学校由1996年的6.7万㎡,到2005年有10.5㎡学校本部,为满足红安人民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已在县城南黄金地段征地近15万m2,建设红安一中分校,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