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旅游——泗洪洪泽湖湿地(一)

家乡区县: 宿迁市泗洪县

洪泽湖湿地,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的一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今天主要介绍洪泽湖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

洪泽湖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中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唐代开始名洪泽湖。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从卫星云图上俯视,其水域宛若一只振翅翱翔的天鹅,镶嵌于江淮大地,故又被人们称为“天鹅湖”。

环洪泽湖地区有传承久远的产业,比如养殖业、捕捞业、编制业、种植业等,这些传统产业既要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承载人口过多、对水资源损毁作用加大等问题;环湖经济活动的加快,使湖泊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环洪泽湖所有县市都提出把旅游作为湖泊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如何实现旅游与保护的协调、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的协调、实现旅游与农民增收、渔民转产之间的协调,是环洪泽湖面临的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规划中的330省道(环湖公路)以南,宁宿徐高速公路双沟出口和江苏下草湾遗址以东,古汴河风光带以西,洪泽湖老子山和明祖陵风景区以北。水陆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的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湿地核心区、生态游览区、生态养殖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林业区等。这里,是一块“生态特区”,泗洪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一个覆盖100平方公里范围的以生态效益为中心,汇生产、生活、生态于一身,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融研究、科普、文化于一区的三个国家级“湖滨生态特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区”谋求的生态效益指标之细,堪称中国领先。记者注意到,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光线等指标的要求,都被要求应用于湿地的修复和保护。“生态特区”的最终目标是修复湿地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分布结构,实现湿地原生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
2008年7月21日,由中国水产科学院、国家环保部、国家海洋局、中科院等部门组成的湿地保护区专家组对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专家组听取了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评估报告,通过座谈了解,查阅档案资料,深入湿地保护区进行现场考察,对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得分80.2,生态质量尚属较好,但是保护区仍受到淮河过境客水和围网养殖的影响,建议加强保护区内各条河流关键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工程,为候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主要景区

杨毛嘴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

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洪泽湖西畔,县境南部。由洪泽湖区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湖滨鸟类栖息地等组合而成。区内水域、滩涂广阔,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并为大鸨、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灰鹤、天鹅等多种珍禽的栖息越冬地。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大鸨等珍稀濒危鸟类。
保护区由泗洪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6月批准建立,总面积12万亩。核心区5万亩,以杨毛嘴为中心,西至溧河航道,东至2公里处,北至城头防洪大堤,南至1.5公里。核心区内天然芦苇荡成片分布,为洪泽湖唯一一片天然湿地分布区,其中有未受到干扰的纯天然湿地面积约2万亩,轻度干扰的滩涂面积有3万亩。目前暂列入缓冲区5万亩,实验区2万亩。核心区基本无居民,实验区及缓冲区内无污染型工业企业,主要农业生产方式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该保护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呈现典型中纬度暖温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4.3℃,降水量893.3毫米,湿地常年水深60厘米,水体清澈透明。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地和栖息地。据调查有鸟类15目44科194种,有3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分布。
 
泗洪县洪泽湖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被江苏省环保厅正式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并先后接待了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厅、中科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中央电视台等领导、专家、记者的科考专访活动。中央电视台七套“人与自然”节目曾经作过专题报道。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地理位置独特,功能多样,是中国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湿地。而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洪泽湖地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将“江苏泗洪及洪泽湖湿地”列入了"在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保护的地区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的优先重点名录中。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列出的在2000年前拟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也包括要在江苏洪泽湖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的规划。

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由泗洪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批准建立,总面积10000公顷。
保护区位于泗洪县东南部,洪泽湖西岸,是林鸟、水禽和越冬候鸟的理想栖息地。据调查,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类以上,包括大鸨、天鹅、灰鹤、鹭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数量在300~500只,是中国大鸨最大的越冬栖息地,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1988年保护区建立了一个18米的圆型观鸟台,作为观鸟和考察之用。

洪泽农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洪泽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泽农场东北岸的徐洪河和濉河交汇处,东临徐洪河与龙集、太平两镇相邻,南濒洪泽湖与半城镇接壤,西与孙元镇毗连,北连朱湖镇,隔河与界集镇相望。经过几年精心保护,严格管理,保护区由2.25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使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群数量巨增,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知名度,2000年10月经泗洪县人民政府申请由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将洪泽湖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升格为洪泽湖市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25平方公里,缓冲区6.24平方公里,实验区12. 51平方公里。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位于保护区西部,西起淮河故道,以下草湾切岭,东至洪泽湖。长4.585公里,宽1~2公里,核心区面积25公顷。下草湾地质剖面属第四纪地层下中更新统,岩性为灰绿色,浅绿色亚粘土,粘土质地均匀,富含钙质结核及不远规则的灰白色泥灰质体以及铁锰结核。所含化石相当丰富,有中国大河狸、虎、象、犀、鹿及龟类化石,尤以中国大河狸化石最为完整。保护下划湾地质剖面为划分第四纪地层,研究土壤的成土母质成因、类型、岩性、结构、成份和理化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网络营销能力秀@梧桐子
良辰(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