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坐落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师范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和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云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0余个科研机构。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建校七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院系专业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下设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文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高尔夫学院、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列部)、传媒学院、国际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文理学院、商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以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
师大掠影
师大掠影(7张)
教师16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百人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9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9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1人、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37人、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26人等一批专家学者。[8]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6]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骆小所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叶燎原、陈勇、林文贤、龚明、张雄、吴鲜、伊继东、傅文甫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刘坚
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龚明、李明
百人计划(1人):傅文甫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原一川、曾华、郭震、叶燎原、张无敌、李明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龚明、袁黎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陈业高、林文贤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2人):赵敏(柔性)、张虎才(全职)
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9人):曾华、骆小所、林文贤、郑勤红、龚明、吴鲜、袁黎明、陈业高、杨昆
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林文贤
校训
刚毅坚卓
校歌
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沿用了原来西南联大时的校歌,联大校歌的歌词是按《满
联大校歌
联大校歌
江红》词牌名创作的,《满江红》极富音乐性,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激昂,悲壮感人。词牌《满江红》又称《上江虹》,是双调,即分为上阙(八句)和下阙(十句),标准字数是93字(上阙47字,下阙46字),非标准的则有89、91或94 字的,每阙的偶数句押韵,标准情况是押入声韵活仄声韵,非标准的押平声韵。联大校歌歌词采用标准的93字,押入声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作词:冯友兰、作曲:张清常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贞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邮编;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邮编:65009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