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中国漕运博物馆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中国漕运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广场内漕运总督署遗址附近。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为展示漕运文化而筹建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是2002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漕运博物馆建与漕运总督署遗址相整合,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漕运是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大动脉,是当时交通运输、物资流通、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当时国家管理漕运的最高机构——漕运总督署就设在今天的淮安区。

位于楚州(今淮安区)城市中心的漕运总督公暑是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机构。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一建筑规模宏伟、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官署逐渐被毁坏,遗址也长年湮没于地下。2002年,在城市的建筑施工中,漕运大堂、二堂及其附属建筑遗迹被相继发现,并出土了大批的建筑石刻。漕运总督部院遗址暴露后,遂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于2000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第5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这一历史上重要的遗迹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保护,进一步较为完整的研究古代的漕运史,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在原先漕运总督部院遗址建设漕运广场的基础上新建一座中国漕运历史博物馆。

漕运博物馆于2008年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分地面主体两层。地面建筑采取我国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总体为“品”字形布局,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中间是门厅及服务空间。地下局部一层,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三个展厅和办公配套用房及文物库房。在这里,集中陈列了古代漕运(运河水上运输)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漕运总督府内工作与生活用品,曾经担任漕运总督及其他漕运官员(如唐代副宰相刘宴、宋代范仲淹、明代的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施世伦、琦善、段祺瑞等)的信函、书札,墨迹及生活用品,以及历代有关漕粮流通的记录、证券、量具、代用品。

馆内将现代化的高科技演示与文物史料巧妙结合,全面展示了中国漕运的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每天游人如织,参观者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序厅,180度巨幅投影卷轴与艺术沙盘模型的创意式组合,呈现出一场多感官的视觉盛宴,以具象而有震撼力的方式,还原漕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原貌。

 

萌萌的你的我(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