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曾为名城两千年(二)

家乡区县: 原州区

                                         固原:曾为名城两千年    

高峻的城墙是“两千年名城”的身份的一条“绶带”,而固原城区南约18公里,有一个叫做开城的地方,则堪称固原的一枚“勋章”。可以说,在固原身为名城的漫长岁月中,开城的辉煌是它最为巅峰的时刻。在深秋造访这里,庄稼已经收割,徒留着光秃秃的原野。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两道山梁间夹着一条河,据说是清水河的发源地。而只要稍懂些固原考古知识的人便会知道,这片看似平凡的大地是一座遍藏元代文物的宝藏。实际上,早在多年前,这里的老百姓便已经感觉到了这里不一样的气息。他们时常能从田里耕出些残碎的黄色琉璃瓦和龙形古物,甚至挖出大块的古老地砖,这都是普通人家的房屋所不可能拥有的建材,难道这里曾伫立过一座庞大辉煌的宫殿吗?

 

固原城南的元开城遗址的发现,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浮出水面的,渐渐,关于这座神秘宫殿的更多线索被从民间“挖”了出来,陆续发现了黄琉璃塔刹、元朝铜权、金帽顶、三彩鹰首饰等重要文物以及瓦当、石雕龙首等建筑材料。考古专家还进一步在开城梁周围的罗家山、北家山、开城村、鱼池村这些地方发现了更多的元代遗存。今天,在固原博物馆,许多“物证”便陈列在展柜中,大量的琉璃瓦、瓦当以高浮雕龙纹为主,不乏描金、夔银等奢华装饰,证明这座宫殿的规格是相当高的,而出土的黄釉瓷碗、元钧窑碗、金帽顶、金手镯、金条饰等也显示了曾居住其中人们生活的奢华。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建造了这座宫殿呢?

 

 

今天,经历过金戈与烽烟的古城墙已经成为固原人平静生活的一部分,古“靖朔门”和老城墙见证着小城每一天平淡温暖的人间烟火,而路旁小店招牌上的“朝那”古地名,则似乎仍在追忆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久远辉煌。

 

开城所有的传奇都与一个名词有着深厚的渊源——“黄金家族”。这要从成吉思汗在灭西夏的前夕避暑六盘山说起,由于固原所处的重要军事地理位置,是蒙元灭金、夏,并进一步攻取四川、消灭南宋的关键地点,又扼守着大军南下的军事通道,因此被这位一代天骄视作成就霸业的重要基地,在开城设置了行宫。此后,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也将大量心血倾注在这方土地上,特别是忽必烈时期,深受器重的皇子忙哥剌被封为安西王,并改原州为开城路,在城南三十多里选址修建王府,大兴土木,从规格、等级都给予优待。在经费方面甚至“用不足,取之庙廷(朝廷)”,用国库的力量来建造这座宫殿群。如此恩宠有加,有元一代实为有一无二。在巅峰时期,固原侧畔的开城曾作为首脑城市,管理陕西、河西、四川和吐蕃诸处军政宪财等一切事宜,驻扎着大量兵马,地位扶摇直上,被视为“上路”、号“上都”,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军事中枢之一,具有今天直辖市大都会的特殊地位,让固原达到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这座山沟中横空出世的元代特大城市中,安西王府宫殿的庞大与华美,也就不难想象了,虽未留下太多的文字记载,但安西王在京兆西安的另一处宫邸可以作为比照。据史书记载,乃是“毳殿中峙,卫士环列。眙目惊心,赍咨啧啧”,“以为威仪之盛,虽古之大单于无以过也”。二者相比,开城的安西王府占地更为广大,光花园鱼池即有约5万平方米。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便发现王府宫城高等级大型中央宫殿夯土台基。而据间接资料,1306年8月,“开城地震,坏王宫及官民庐舍,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那时已经是开城逐渐衰落的后期,尚有如此人数和规模,便不难想见其辉煌时期的盛况。

 

因战争而显赫了两千年的固原城,终于在有清一代落下帷幕。由于满蒙贵族的联盟,北方的军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原城也成为王朝版图的腹地,不再承担重大的军事职责,转而成为一条向更遥远的西北运兵转饷的交通要道上的重镇。

 

《诗经》中,一位征战固原的周朝士兵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诗歌:“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据说在春天的固原,也有着满街的如烟垂柳,似在追溯着这座两千年名城的种种往事。而临走前,我又从一本书中看到了固原城的另一重荣耀——2007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给了宁夏4个名额,最终开城遗址、固原城、固原北朝及隋唐墓地以及须弥山石窟入选,它们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是,全部位于固原境内。

张向阳(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