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三不沾

家乡区县: 北关区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汉族传统名点之一,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三不沾色泽金黄,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

关于“三不粘”这道菜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安阳有一个县令,其父喜欢吃花生和鸡蛋,可是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县令就让厨师每天煮花生、蒸鸡蛋羹给自己的父亲吃。时间一长,县令的父亲就吃腻了,食欲越来越差。厨师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种新的做法。把鸡蛋黄加水打碎放入白糖,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临时取名叫桂花蛋,县令的父亲连连夸赞好吃,后来在安阳乡间也风行开来。 不久,乾隆皇帝到江南巡察民情,路过安阳,县令献上桂花蛋,乾隆吃得十分开心,见这道菜肴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就当即下圣旨,将桂花蛋赐名“三不粘”。并让县令把制作方法给皇宫里的御膳房,从此这道菜进入了北京紫禁城,成了一道御菜。

方法

一、洗京糕切刻成1.2寸长、6分宽、3分厚的图案花边或小兔型花刀20-30块,够盘边摆一圈即可,下脚料剁成碎丁待用。二、锅内添水1.2斤,加入白糖,待溶化后加入桂花糖,加温后晾凉过箩。三、蛋黄加入水粉芡,用筷子搅匀,加一斤凉浓糖水,盐水几滴,再过80目的箩,滤净杂质。四、锅放火上加油至锅热时将油倒出,打抹干净;而后加好大油1两,倒入五分之一的蛋液,搅炒后,视其软硬,如硬可将剩下的浓糖水倒入蛋液中;然后将蛋液再全部倒入锅中,小火慢慢搅炒。蛋液变稠时,加一次油,用力敲搅,并不断加油,至不沾锅表面光洁无蜂窝时,把剩余大油加入锅内炒几下翻锅,盛入盘中,最后将切好的京糕小兔或图案花边摆成一圈,碎京糕丁撒到”三不沾“上。

食品特点

软香油润、浓甜不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三不沾”金黄,京糕鲜红,红黄相映,鲜艳喜人。 “炒三不沾”是安阳烹饪园里的一枝鲜花,也是豫菜中的佼佼者。

忆瑶(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