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不能进入,如果是送货的话,让店里的人过来接一下。”8月15日早上10点,步行街与凯四街交叉口东边,梁园区城市管理局城管大队步行街管理中队中队长李振在这里值守。为了解决步行街上各种车辆穿梭的问题,步行街各主要路口都已经进行了封闭,仅留这一个出口供汽车分时段出入。这里已经设立了一个简易的矮门,早上9点之前允许机动车辆通行,之后将小门闭锁。“咱们商丘的步行街情况特殊,街里面还有几个家属院,不可能完全禁止机动车通行。”李振告诉记者。
在这个交叉路口,原来占据四个边角的小吃摊都已经没有了。西边的凯四街上面已经树立起一块色彩艳丽的“步行街小吃街”招牌。在各个城市商业街,小吃街是聚拢人气、方便游客的基础配备。今年夏天的整治活动中,梁园区城管局斥资将凯四街西段路面修整好,将拥堵在步行街与凯四街交叉口四周的小吃摊全部集中在这里。
“以前的步行街简直没法下脚,地面上是一层油泥,不见地砖本色,随处都是垃圾。因为环境太脏,最近几年我都不怎么来这里了,只在神火大道两侧逛逛。现在步行街真是好太多了,今天专门来看看。”一位正在逛街的女士告诉记者。
因为缺乏垃圾桶,再加上下水道常年堵塞,步行街小吃摊周围环境非常脏乱。如今,除了道路正中间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巨大的垃圾箱,每个小吃摊前也统一配备了耐用的不锈钢垃圾桶,门前“三包”也扩展到“六包”: 包亮化、包绿化、包美化、包净化、包秩序、包设施。
呼吁:整治成果需要大家维护
据了解,自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针对步行街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梁园区城管局自筹资金对步行街市容环卫设施加大投入。对步行街路面损坏的瓷砖进行修复;对下水道进行除淤,确保路面积水能迅速流走;更换耐用垃圾箱16个,安装便民休闲椅30个。
“以步行街的地面为例,开始整治的时候,我们购置了洗洁精、洗衣粉、扫把等用品,组织局机关人员、步行街中队和机动中队全体人员数十人对步行街路面进行了冲洗粉刷,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才勉强整干净。”李振介绍。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虽然步行街已经整治一新,垃圾箱随处可见,但仍有不少市民随手将饮料瓶、烟头等垃圾扔在地上。负责保洁的周建丽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好多了,以前许多门店前或绿化树附近都有一堆垃圾,现在大部分人都比较自觉,能做到把垃圾倒进垃圾箱里。只有个别的人不自觉,随地乱扔垃圾,还有人让孩子随地大小便。”
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梁园区城管大队步行街管理中队从早上7时到晚上24时都有城管人员在街上巡逻,主要为了防止小摊贩占道,以及规范停车秩序。“有时看到行人乱扔垃圾,我们会上前制止,或请他们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但是很多人都不配合。我们在主要路口都设立了禁止停车的标牌,但还是有人会将车停在路上。”李振告诉记者:“步行街治理中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成果得之不易,希望广大市民能配合、支持我们的管理措施。”
表态:今后将加大管理力度
“步行街这种良好势头能持续多久?”针对记者的提问,梁园区城市管理局监察大队大队长胡军伟肯定地告诉记者:“这种良好势头一定能持续,而且会越来越好。”
这次治理工作彰显了空前的力度和决心。胡军伟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城管部门解决问题的决心。“步行街的近三千米下水道十几年来都经常堵,这次我们治理步行街时,梁园区城管局领导想法筹措资金,把下水道疏通了,解决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问题。”
如今整洁的街道、鲜花盛放的街心花坛,以及干净便民的欧式长椅,成为步行街留给人们的崭新印象。在整治中,城管部门共取缔了200多家流动摊贩,将宽敞的大路“还路于民”。“这次治理没有现成经验可参考,我们只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胡军伟告诉记者。在具体管理措施上,在专项整治活动结束后,梁园区城管大队步行街管理中队采取“定人、定岗、定职能”的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并与其他管理中队相结合,加大节假日及午间、晚间时段的管理,确保不留空挡,对工作不作为、收款不开票、以罚代收、以罚代管、擅设摊点、吃拿卡要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坚决给予相应经济处罚和政纪处理。
城市管理中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希望市民对步行街的卫生整治能够给予珍惜和爱护,一起杜绝这种“破窗效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