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凉粉草

家乡区县: 广东省信宜市

广东信宜鲜凉粉也被当地人直接称作凉粉草,大概是我们祖宗对自然的崇拜吧,或更多的是出于对发现凉粉这种食物的先人敬意吧。凉粉草的发现,是古代饥荒所迫。

传说明末时兵荒马乱,有一户梁姓人家避乱逃到信宜水口双狮墟,所带口粮早已食尽,梁家从附近人家讨得大米半升,但一家十多口人,杯水车薪,主家的小婶无计可施,拖着饥饿劳累的身子,在路边小山坡的一草丛旁边坐下流泪,不想饥饿难忍,随手拔了一把野草就往嘴里塞,嚼着嚼着发现野草汁液淡甘,带有胶性,一时饥渴尽消,精神了起来,梁婶知道这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草,便有了主意。她采摘了一大捆野草回来,把讨来的大米泡软,到附近一人家借用磨石,把采来的野草与大米一齐磨成浆,准备煮成糊糊分给家人食用。等煮熟后,梁婶怕家人问这是什么糊糊自己不好答,便把煮好的糊糊藏到小溪的石隙中,自己又回到采草的地方,拔了几根去借用磨石的人家去问,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名字,只说了一声“梁婶”,摇摇头走了。梁婶是外地人,初到贵境也不便深问下去,以为梁婶就是这种草的名字,便记了下来。当梁婶去取糊糊时,发现糊糊受水浸泡凝结成了冻状糕样,她挑出一块尝尝,发现该糕清香可口,便拿去给家人食用。家人问及该糕名字时,她用外地口音答道:“这是凉粉!”于是凉粉的名字就传开了。

据查,信宜是凉粉草的主要野生原产地,凉粉草生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明末清初,当地人引种田头菜地,农闲时制作凉粉食用,他们用新鲜的凉粉草加以番薯叶和少量的大米磨成稀浆,再把这种混合物煮成糊状,冷却成糕,充作食粮。

信宜凉粉草以暑天可防暑解渴,又能充饥而深受当地农民所喜爱,大暑小暑家家户户必备,凉粉草成为当地的一种风味特色食品。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信宜凉粉草随之被引种散布至阳春容县陆川梧州等各地,40年代时由信宜引入台山冲蒌白岗,后又在广东广西各地广为种植。

qlllu(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