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寺,也称为南大寺,位于临沂市,系沂州四大名寺之一,经考古鉴定属古代文化遗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寺宝泉寺始建于南北朝之际,由著名大德高僧善慧法师创建,盛于唐宋,迄于元明清。历尽千年沧桑和战火洗礼,几经重建、扩建和重修,依然保持了寺庙的完整格局,是广大信徒朝拜、求法的重要场所。寺地周围,奇石嶙峋,地理生态得天独厚,古生物化石遍布其间,形成天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观赏价值。
关于宝泉寺的建寺时间,也是众说纷纭。虽然据1935年《续修临沂县志》记载:“寺建于宋代,松柏森郁,东西怪石嶙峋,争为奇状者约里许……”但无旁证。“抗日战争前还存有唐代残碑,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宝泉寺公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寺碑尚存10块,其最早者为元代延祐五年,即公元1318年所立之赑屃碑,俗称龟驮碑。碑文标题为《重修宝泉院记》,系进士于顺撰文。文中有“朱陈有旧禅院曰宝泉,因泉而得名也。兵革之际,毁于劫火,碑谱沦没,其详不可考,惟故基址存焉……”等语。
而在明、清的寺碑上,则提到“不知建自何时,始于何人”。因此,宝泉寺建于唐代佛教盛兴之时的说法,也不好排除。即使为宋代所建,其最下限也不晚于北宋灭亡(1126年)之前,因为南宋流亡江南,在此建寺,已无可能。“宝泉寺已有八九百年的悠久历史,是可以肯定的。”宝泉禅寺公园的负责人说。
宝泉寺的最大特点是以泉取胜。泉最著名者有五,均以泉水喷射之形命名:珍珠泉、葡萄泉、竹叶泉、冒沙泉、滚波泉……。
2011年5月12日,宝泉禅寺公园施工人员在清理古泉周围石群时,发掘出一批骨质遗物及化石,经专家证实是古代猛犸象的遗骨及化石,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其发掘对于研究古沂州地质、文史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宝泉寺公园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还将规划改建与扩建。宝泉禅寺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尽量恢复寺院原有的一些景致,让游客能再次一睹千年古刹的佛踪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