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草多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具红褐色粗壮直根。茎直立,中空,具肋棱,由上部分枝,分枝开展,被向下贴伏的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灰绿色,上下面均密���贴伏的短柔毛;茎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狄披针形,被灰色短柔毛。花序顶生及腋生,长约10厘米,花稀疏,集为疏松的圆锥状花序;苞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花梗细弱,长3-10毫米,花后伸长,果期长2-4厘米,下弯,密被贴伏柔毛;花萼长2-3毫米,外面密生短柔毛,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果期几不增大,向下反折;花冠蓝紫色,长约3毫米,檐部直径3-5毫米,深裂至下1/3,裂片卵圆形,先端微凹,喉部有5个梯形附属物,附属物长约0.5毫米;花药卵球形,长约0.6毫米,着生花冠筒中部以上;花柱肥厚,扁平。小坚果卵形,长4.5-6毫米,宽约5毫米,密生锚状刺,背面平,腹面中部以上有卵圆形的着生面。花期6-7月,果实8月成熟。
自西南、华南、台湾华东至河南、陕西及甘肃南部广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日本有分布。
琉璃草生长于海拔300-3050米的田边地头、荒坡草地、林沿路边,目前国内尚无琉璃草人工种植,因而都是野外采集。
药用价值:根叶供药用,可治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黄胆、痢疾、尿痛及肺结核咳嗽。
琉璃草的采集与使用:
琉璃草在5、6月开花,7、8月份果实成熟,采收期宜在6、7、8月。琉璃草民间多用根,亦可用全草。采集的琉璃草,洗净,切成小段晒干后备用。一般每日用量30克左右,重症患者可用到50克左右。
服用方法:
一是煎服,先将药泡一个小时左右,煎汤3次,合并煎液,一天分两、三次服用。二是泡茶,适合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方法是用一500ml左右的保温杯,将切碎的琉璃草(最好能打成粗粉装成袋泡茶)用鲜开水冲泡2-3小时以上(最好头天晚上泡上,第二天上午喝),头一杯茶液晾凉后一口气飲下,然后再续水飲用。
琉璃草为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
椐刘玉兰《中国琉璃草属植物》(《甘肃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年02期)报道:紫草科琉璃草属Cynoglossum L植物有60种,除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外,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有11种,1变种。
琉璃草属植物多为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其显著特征为小坚果具锚状刺。
功效: 琉璃草属植物多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消炎镇痛等功效,多为民间和少数民族习用中草药。其中文献报道较多、较常用的有琉璃草,小花琉璃草,倒提壶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