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水井(二)

家乡区县: 湖北省团风县

       在那个贫乏和困苦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用水饮用、洗脸、洗菜、做饭等,大多依赖于井中之水,而且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着一口很大的水缸,我们家也不例外,水缸大得可以装下几担水,一般一担水就有近百来斤,在大缸的水挑满的过后,一般需要放点明矾,用竹杆搅动沉淀以后待用,舀水的工具全都是葫芦做的瓢。
      儿时的自己很小的时候,是经常看到父亲或者是母亲,用扁担挑着大桶去井里挑水,时常的跟在身后追着跑,扁担的两头一上一下,均衡优雅的来回晃着,桶里的水却是不见溢出来;这挑水的活儿看似简单容易,可等到自己稍许长大了点,挑着一对小木桶摇摇晃晃的,帮助家里到井里去挑水时,一担水在挑回家的路上,往往就会晃荡出去一半;更有堪者的是在井里打水,小木桶投到水中。
      若是不用系着在木桶上的绳索,有节奏、力度和技巧的来回摔动,往往是垂直的漂在水面上,而难以侧翻不下去,不得要领的想拉扯一桶装得满满的水,还真的是有点困难,而且那水桶的水装满后,其拉扯的绳索还必需间隔着打结,否则一桶水扯在半途中,拿捏不住绳索一打滑,池溜下去又得重新来。
      回想起儿时的那个年代,只要是放学的过后,去老屋房前房后的三口水井里打水挑水,是自己从小的劳动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打水和挑水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某口水井人多排队,或出现井水的不足和接近干沽,就必须赶到另一口水井里去,以至于轮流着到三口水井打水挑水,也是时常会出现的情形。

胃里有个新世界(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