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姑田美食:长粽、涮酒

家乡区县: 福建省连城县

农历五月端午,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各地都有用糯米包粽,但一般裹的是菱角粽,而姑田裹的是长粽,有民谣曰:“姑田长粽不寻常,长长扁来扁扁长,红糯米中加香肉,县官尝了翘指扬,七寸长来扁园形,适作礼品送亲人,男送女家结缘姻,女送男家贺寿长。”姑田裹长粽颇有来历。传说,明代万历年间,当时一位县太爷有个千金,嫁与姑田山村一个秀才为媳。由于家寒底薄,这位季才常为节日买不起高档礼物发愁。有一年端午节,那个多艺巧手的媳妇,深知其父爱吃糯米食品,于是她便想起用大冬红糯米,裹起与众不同的长粽来,一共裹了120个送与其父。谁知正合这位县太爷口味,礼轻情重,吃后心花怒放,连连称赞不绝口。从此,姑田就流行起端午裹长粽的风俗了,并且当地群众随后把长粽作为农家馈赠的高尚礼品,引入婚嫁、祝寿喜事中去,还讲究起规矩,一般送长粽少则120个,多则1200个,以象征吉利,如长命富贵、遐龄长寿等。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姑田长粽的制作方法,与菱角粽大同小异,但其主要原料不同,菱角粽一般用白糯米,而长粽是以大冬红糯米和上年冬至前晒制封藏的五花香肉,以及御豆、黑豆豉、大蒜头为主料,辅佐以菖蒲等调料,这样煮出来的粽子,香喷过人,鲜美可口,且不阻滞肠胃,易于消化。

姑田有四种涮酒。端午节主要是菖蒲和香藤根配猪内脏与瘦肉涮酒。此外还有神仙腊涮酒、鲫鱼涮酒、冬至红糯米涮酒。这里着重讲之前三种涮酒,最后一种留待写到农历十一月时介绍。

香藤根产于山地,根系发达,性甘香浓不苦涩。能去淤活血,通经活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用它配猪腰等涮酒,益身补体。香藤根涮酒制作简易。取晒干的香藤根等适量,洗净后切段(二、三厘米长),将其放进已备米酒(一般用水酒不用老酒)的酒壶或铝锅内,端放在沸水的铁锅内,直至壶内酒沸,煮出药根香味便可将事先切好的猪肝、猪腰、瘦肉、小肠投入药酒中,再沸10分钟端起就食,这时酒汤香甜,肉味鲜嫩,老少皆宜。

神仙腊涮酒。神仙腊,实名蔴鼠腊。麻鼠腊是冬季上山用特制器具捕回山鼠田鼠,用沸水去毛,除尽肚杂,洗涤干净后在鼠肉上撒上少许盐巴,逐条放在竹笪上凉干,然后用笪悬空置于无水铁锅中,锅底放上一把米,生火热锅熏烤,待飘出香味,即成麻鼠腊。“神仙腊”名称起于民间传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路过姑田一小山村,帝口渴进村要茶水喝,当踏进一家门槛时便闻到扑鼻醇香味。家主见来者举止大方,两耳垂肩,又随丛跟随,心感稀奇,便喜迎进厅让座,一边送茶,一边聊天。忽间来客问道:“贵家有股特殊香味,此乃何从?”主人灵机一动,便喊妻子抬出麻鼠腊炒冬笋,并频频招呼请吃,曰:“赶烧,赶烧!”意思是趁热吃免得冷了出腥味,故后来麻鼠腊菜肴又多了一个绰号叫“赶烧”。客人吃后起身一一道谢告别。走后,家人回想客人外貌举止,颇有帝王将相风度,便疑是“神仙下凡”,麻鼠腊从此又得名“神仙腊”。后来家主方知来者乃当朝天子乾隆王也。

“神仙腊”涮酒是将鼠腊切成小块,一同倒入有米酒的锡酒壶内,待灶火旺锅里水沸后,酒壶放入锅内,煮涮半个小时左右,便可食用了。它具有肉厚、骨碎、味美的特点,并具温阳补肾,除疟疾病等功能。在此特补充说一句,吃用神仙腊对治愈小孩夜尿症尤佳。

鲫鱼涮酒。鲫鱼营养价值高,有壮阳益肾、暖胃和中、除风祛湿等功能。孕妇常食用能补充奶水。鲫鱼涮酒是取鲫鱼数尾不等,先去肚杂,清水洗净后,将鱼头线串挂起悬空,滴去水份,待已在火旺铁锅中的锡酒壶里的米酒沸开时,将鲫鱼投入滚热的米酒中,于沸煮一刻钟后,提线整串稍加抖动,让鱼肉脱骨落入壶内,再佐以味精、盐巴、姜丝等调味品,搅拌均匀即可上席美餐。

j邱家进(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