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今天选择东软的国际化做演讲题目?
我们比较幸运的是选择了一个国际化平台,可以使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成长、思索,把我们在中国本土创业的过程和全球的资源、视野充分结合起来。所以,我今天想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东软在国际化方面的实践。
2、创业开始的时候真可以说除了梦想一无所有
我们从东北大学的两间教室开始创业,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晚上睡在教室,早上还得起来因为学生要用这个实验室。没有资本,但是我们有理想有智慧。
3、东软为什么看重国际化视野
市场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平衡不同市场的发展周期,通过长期与短期策略的平衡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4、可以把东软看成一所商学院
所有战略的核心是人才。我们可以把东软当成是一个商学院,我们每天都有培训,经常邀请国外公司帮助我们做顾问和咨询。我们还有一大批人能有机会到海外去工作。
尊敬的张院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十分感谢大家周末能够来听我的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尽管创业20多年从来没有进过商学院,可能也是一个遗憾,因为创业的时候很穷,没有钱上商学院来学习。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选择了一个国际化平台,可以使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成长、思索,把我们在中国本土创业的过程和全球的资源、视野充分结合起来。所以,我今天想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东软在国际化方面的实践。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目?一个中国的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以前我们认为什么东西都有中国特色。我们过去觉得管理的体系是中国化,国外东西不好用,后来发现中国也在学习国外的东西,全球在文化、技术上特别是互联网发展之后有更大的平台。所以,这是一个更容易快速获得知识、分享合作、创新、充分融合的时代。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国际化视野十分重要,国外企业随时随地都可能来到你的国家跟你进行竞争。所以,国际化对东软大概有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在我们创业的时候,使我们能够获得最宝贵的资本和发展的机会。东软创业我们起步于东北的沈阳,我们那时候几乎不具备创业的条件。
1、创业没有资本。
2、我们没有市场。我们创业的时候在1991年,那时候中国的软件的价值是得不到市场认可的,大家拷贝软件不付钱,逼着我们把软件放到硬件里面,说明书印厚一点,大家以重量看待软件产品的价钱。
3、我们东北那时候比现在还冷,当时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发展。我们那时候大部分的毕业生不会留在沈阳。
所以创业时没有资本、没有人才,没有市场对我们是很大的考验。今天回忆起来觉得这反而是我们的幸运,一个在不利的生存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企业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资本和人才的需求,对创新、对生存的渴望都变成了动力。
最近有读一本书是一位记者写的《轻断食》,有一个理论是大脑的聪明跟饥饿有关系,人经常饿脑袋会变得很灵光。这一点我来证明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
第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如果只是局限在本土的市场里面成长,这个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很有可能会被周围的“机会”所迷惑。你会看见很多机会并觉得这些就是机会,但是当你不能看见全世界发展的趋势的时候,可能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消失,而当一个真正的机会到来的时候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国际化的战略是企业制定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当市场上某个趋势最热的时候,这个机会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最重要的机会是那些大家都还持有疑问的机会,这时候可能就是你要思考的机会,而当你想真正判断其可能还是不可能,也许站在全球视野上比仅站在中国本土更加靠谱。
东软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1991年创立公司,1996年上市,上市就有钱了,就有人来找我们,有人让我们做房地产,有人让我们做喝的药,各种各样的都来了。当然那时候我们要做房地产没准现在也大发了一笔。但是我一直认为,软件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会成为更长久的发展机会。所以,当你做出一种选择的时候,你可以跨越你所在的时空,这很重要,而我们中国很幸运的就是我们是后发展。欧洲、美国的很多现在的发达国家,他们走过的历史、他们犯的错误、以及他们的成就对我们来讲都是学习的大课堂。
另外一点是关于研发,过去我们认为研发本身是一种技能,是一种技术,而今天的研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体验就不会产生跨越时代的感悟。我们今天很幸运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这给我们跨越边界的创新带来了机会。而在我们创业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情景。比如说汽车领域,东软在1991年的时候就开始做汽车相关的软件,当时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考察,知道我们有技术的能力,他们问我们一个问题:“你们这里面有多少工程师开过汽车?”我们的工程师都回答说看过汽车,摸过汽车的人只占少数,他们说:“你连车都没有碰过还想开发里面的软件,这不是笑话吗?”但是,今天东软有两千多名工程师在开发汽车里面的软件系统,大家所开的各种国际品牌的汽车里面都有东软的软件。这个过程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研发的国际化就意味着你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经验。
不同的海外市场之间积累的经验也在相互影响。我们在欧美市场不断增加的经验,也使日本企业对我们刮目相看,因为他们看我们已经不仅是中国企业,而是一个具有全球研发网络的跨国企业。
另外一点,东软员工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一个平台,我们是在实践中学习,东软的创业是从国际项目开始,那时候我们有1/3的员工做国际项目,今天有2万名员工,我们还是有1/3的员工做国际化项目,目前我们有6千名员工能用英文、日文写技术文档,很多人要经常跨越时区飞来飞去出差,还有一大批派驻在海外工作,我们还有很多外籍员工,这些都对我们都很重要。
还有就是公司的治理,中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当你真的融入到国际化过程中,很多海外的董事会成员会从发达国家市场的经验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益非浅。今天,我们这些海外的董事会成员在给我们提建议的时候,他们提到中国变成了中等收入国家,大量的中产阶级开始出现了,根据他们所在的成熟市场的发展路径来看,健康、教育、医疗、创意和服务的产业将会形成新兴的产业方向,这些对东软战略选择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参考。所以我把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好处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