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各地名的由来

家乡区县: 许昌县

      许昌是汉魏故都,在历史上曾闹出过很大动静,曹操迎献帝到许昌,大兴土木,修建都城,就有了古城、城角徐、城后董等村出现。曹操实行屯田制,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军屯以六十人为一营,这些屯田的地方所形成的村庄,就以“屯”和“营”命名,如屯里、老吴营、高桥营。曹操陪献帝游猎的地方建有射鹿台,此地成村后称射鹿台村;关羽千里走单骑停歇过脚的地方,叫歇马店;曹操手下将官常在一池塘饮马,该地得名将官池,而马厩集中的地方叫将马,后改名为蒋马村。
     有些村庄得名还有历史传说,比如陈曹村:曹操请献帝带领百官到许田一带打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同前往,士兵赶出一头鹿,献帝连射不中,曹操夺过献帝的箭,射中了鹿,士兵上前一看是金鈚箭,齐声高呼万岁,而曹操跃马抢到献帝前面,接受众人拜贺。围猎完毕,献帝启驾回都,张飞、关羽心中愤恨,路过陈纪村,就留在陈纪茶楼休息,并在此地向刘备痛陈了 曹操欺君罔上的事,后来陈纪村就改名为陈曹村。张潘村也有出处:汉献帝的两个妃子一姓张、一姓潘,二妃因救一落水儿童而双双身亡,村民将她们安葬在村西,并把村名改为张潘村。曹操杀了华佗,华佗的妻子在坟前痛哭一场,人们就把华佗墓旁边的村庄叫哭佗村,后改名滹沱村。这些传说未必是真,但这些村子确实存在,也许是后人牵强上去的吧。
     有些村庄的得名却有史料记载。战国初年魏国名士段干木在小召、陈曹一带讲学,百姓搭建彩桥欢迎,后该村得名段桥村;段公死后,所葬之地得名段墓村。东汉末年,孝子蔡顺携母避乱,采集桑椹,青色的不熟,自己吃,挑出紫黑色的奉母,一下子感动了路过的赤眉军,士兵洗眉而去,“椹感涧流”的典故由此而出,此地得名椹涧。元末明初,苏辙七世孙苏英在村里修了座苏家桥,该村称为苏桥。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榆林村已没有榆树林,桂村村也不见了桂花树,秋湖村更没了湖,许多岗寨河坡、道观寺庙、亭台楼榭都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村庄的名字还是固定了下来。

旧时光、圆(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