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

家乡区县: 枣庄市峄城区

《汉书,匡衡传》载: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候,食邑六百户。

《西京杂记》云:·“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引光而读之。”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据史籍记载,匡衡在学习中不但刻苦勤奋,而且智力过人。他对《诗经》一书颇有研究。所以一些儒生在谈论诗歌时,都盼望匡衡出席。匡衡说诗,见解独特,使人颇受教益。青年时代的匡衡,就是一位才智出众。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后生。因此,迎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重视,也为他后来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匡衡自幼好学,才智过人,通古博今,经学绝伦,功成名就,位列三公,直言极谏,刚直不阿,是两汉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汉书》有其传记,被列为我国的历史名人而世代相传。明代主事王讴在凭吊匡衡墓之后遂作诗一首:

埋玉此山侧,金声动汉廷。

貂蝉兼入相,凤雅擅传经。

日暖花空落,年深草自青。

独来式故里,仿佛见仪型。

潜水的木鱼(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