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3年以来,我区统筹城乡工作以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产业高端化、农村现代化为取向,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重点,深入挖掘改革动力,大力推进示范引领,努力促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力推进了“六个新都”建设。
跨越·讲述
马家镇北星村7社村民钟先才:
新环境,新生活
虽然我们的房子还在装修,但是我们一家人早就迫不及待的想住进去了,小区环境也好,出行也方便,过段时间装修好,新的沙发,新的衣橱,新的窗帘一到位,就可以过新的生活了。我们小区的位置周围有那么多农场,比起城市里的小区空气更清新,处处都是绿色,这些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种了几十年田,刚住进小区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我们小区外面现有久森农业、春色花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可以直接到那里打工,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北星小区
住进新房过春节生活环境大改善
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一栋栋现代化楼房高高耸立,一片片绿植环绕其中……这是近日记者来到北星安置小区看到的景象。临近春节了,小区里的每家每户正在忙碌的进行新家的装修和布置。
“我们都是8月份才拿到的房子,现在房子装修好了,敞一敞,我们一家计划在新家过年。”一个匆匆从记者身边路过的何大姐对记者说道。在小区里走了一圈,记者发现打算在新房里过年的住户不占少数,大家都在抓紧着装修进度……
“北星安置小区和城市社区一样,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把社区服务站、社区活动中心、物业管理这些逐一完善起来。我们把小区门口的商铺进行了招租竞拍,等住户装修得差不多,我们还将再次规范小区的方方面面,引进物业等,使小区更加规范,居住更加舒适。”马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处于三镇交界的北星村,以前的交通不发达,比较落后贫穷,随着成德大道的贯通,北星村一改落后面貌,俨然成为马家最有活力的村落。现在的北星小区可以说是无缝对接了斑竹园国际商贸城等地,出行更加方便了。
跨越·启示
积极引进社会资金解决“钱从哪里来”
优美的居住环境,群众搬进新房的喜悦,这是北星小区留给记者的印象,然而在北星小区建设之初,“钱从哪里来”成为村委最关心的问题。
“北星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民田园新居建设,通过农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以‘小证换大证’抵押融资筹集到建设资金,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田园新居建设资金问题。”北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农民加合作社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筹建难问题,“小证换大证”换来的是老百姓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实现了1 1 大于2,北星小区的建设也成为成都市首例利用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引入社会资金解决安置区建设资金短缺的典型个案。
明学川芎合作社
产改激活经营产业提升效益
“整理出来的土地,将通过规模流转,建设川芎种植基地、大蒜种植基地。”搞都市现代农业,在新繁镇高院村不是一时兴起。村民们心中有一本明账,得益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步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从分散经营向规模聚集转变,而明学川芎合作社正是我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见证者之一。
合作社成立以来,引导农民参与现代经营,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以土地入股、土地再流转、产权转让等方式创新经营,激活土地要素资源、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发展前景良好。明学川芎合作社是专业化从事特色中药材川芎、优质紫皮大蒜和富硒有机水稻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农民合作组织,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新繁镇石云、高院、李园等6个村。近年来,合作社抢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机遇,激活农村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占领全国三分之一川芎市场份额,创造了“明学”速度。
2011年,明学决定探索土地入股的发展新模式——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加合作社,强化农户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共享盈利。成为合作社股东,入社社员以每亩为一股,每年按1400 元/股(亩)保底兑现收益。年终,合作社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40%返还给社员,其余作为合作社积累,用于扩大社里川芎生产。明学合作社的突破还在于,成功利用农用地抵押融资。“抵押融资成功,必然会为合作社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实验新品种,开展精深加工提供资金来源,助推合作社向更强的方向发展。”合作社领头人蒋少奎表示,这对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跨越·启示
产权改革注入活力创新经营激发潜能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还权赋能”,是中央对农业、农村“放活”方针的探索实践。归属明则权责明,权责明则资源活。明学合作社利用确权土地入股及融资,用好、用活农村产权,吸引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改善生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为合作社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农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低,经营成本大的特点。合作社通过分区生产、再流转土地以家庭农场方式经营,将生产交予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可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创新、市场攻略、质量监控和劳务服务,为实现分工合作、提高管理、互利共赢创造条件。
锦绣田园·花香果居
统筹推进集成打造产村一体宜居宜业
走进新繁镇高院村,一栋栋白墙、灰瓦、斜坡顶样式,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农民新居掩映在树木、林盘之间。“这是村民自主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玲珑锦苑。”指着错落有致的院落,高院村村支书钟小林非常自豪。
高院村位于新繁镇东南隅,去年年底,新繁镇启动高院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按照“产村一体、产景一体”的理念,以“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方式,充分挖掘高院村生态、农业本底,采取科学规划、自主建设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手段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产业提档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高院村是我区锦绣田园·花香果居连片发展区的核心区域,整个连片发展区涉及新繁镇高院、汪家、世丰、青石、两河和斑竹园镇回南、檀木7 个行政村,面积约12.8 平方公里。高院村的打造情况正是整个连片发展区的一个缩影。
而与高院村紧邻的斑竹园镇花香果居通过旅游促进农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现在,景区新都柚销售每年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700多元。“花香果居在通过了国家3A 旅游景区的检查验收后,给了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斑竹园镇相关负责人说,本着挖掘提升历史文化和生态本底的定位,景区内的蜀绣博览园、费公祠、廻澜塔等景点正在建设中,花香果居争取在两年内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
跨越·启示
突出统筹规划集中集成推进
通过统筹规划、统筹实施,新繁镇锦绣田园项目和斑竹园镇花香果居项目形成连片发展态势。按照4A 级景区标准,结合现有基础和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锦绣田园·花香果居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充分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场镇规划、村庄规划等,统筹编制《新都区锦绣田园·花香果居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旅游配套等要素,集中集成推进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跨越·数字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持续深入
足额配套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最低标准调增至40 万元/村(社区),足额划拨专项资金9548.5万元至全区217个村(涉农社区)专户,民主决策实施项目1109个,完成项目157个,使用专项资金2838.62 万元。全区成功申报市级融资项目5个,涉及新都街道天官村、军屯镇五灵村等4 个街镇的5 个村。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改革不断深化要素流动活力初步显现。全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1 个,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5 宗,农用地流转40 宗,面积12852亩;全区农村房屋抵押20 宗,金额1894 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