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西北部,北与呼伦贝尔市相连,西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93.43公里。总面积740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特殊,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强大。是东北平原的天然绿色屏障,是大兴安岭以及我国东北地区诸多河流的发源地,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对于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开发资源,建设和谐阿尔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兴安盟盟委提出的“一园两带倒T型”总体发展战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开发”,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建设现代化旅游生态城市,加快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口岸旺市,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遵循的原则
一是优化空间结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优化空间结构,保证生活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稳定农牧业生产空间,适度控制工矿生产空间。严格控制城镇空间总面积的扩张,扩大城市建设空间,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在城镇建设空间中,主要扩大城镇居住、公共设施和绿地空间,严格控制工业空间。稳定耕地总面积,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增加农村牧区公共设施空间。按照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逐步适度减少农村牧区居住空间,并将闲置的农村空间进行复垦,转为农业空间或绿色空间。把保护水面、湿地、林地、草地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
二是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确定不同的开发方式。阿尔山市必须根据不同旗市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每个主体功能区域应当覆盖一定的国土空间范围,尽量保持地域分布上的集中连片。对产业集中和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区域,可进行重点开发;对限制开发区域内一些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以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据点式开发(亦称呼伦贝尔市提出的点状式开发)。对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要严格禁止开发。
三是按照有限开发的理念,实施有度有序开发。根据阿尔山市各地区国土空间的不同特点,使绝大部分国土空间成为保障生态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空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把握好开发时序。城镇化地区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保证一定比例的绿色生态空间。农业地区和牧业地区不得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城镇建设和工业项目要依托现有的城镇,逐步减少乡镇的数量。生态地区要对各种开发活动严格控制。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适宜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都要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空间范围内,并做到绿色生态空间的占补平衡。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按照人口与经济相协调的要求进行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在集聚经济的同时要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引导人口转移,逐步减少人口规模。按照人口与土地相协调的要求,城镇化地区在扩大城镇建设空间的同时,要增加相应规模的人口。农业和生态地区在减少人口规模的同时,要相应减少人口占地规模。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进行开发,城镇建设必须为农村牧区人口进入城镇预留生活空间,城镇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牧区居民点。
虽然一个国家还是地区的人口对该区域的经济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虽说人口多会降低GDP的百分比,但是人多就是力量大,我相信人口的影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