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巴南诗文谈(二)(HH)

家乡区县: 重庆巴南区

巴县的历史久远,据2012年7月《重庆商报》报道,重庆考古专家们在原巴县,现九龙坡区滩子口发掘古人类遗址时,发掘到了古人类在巴县活动的遗迹,获得了一批古人类使用的打磨石器,经科学测定,证明这些石器,是一百万年前人类使用的工具,这就将巴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推到了史前百万年前了。这在中国大城市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巴县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这将会改写巴县的历史。但历史上记载巴县的典籍不多,有的记载多舛误。
大禹在巴县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很广。相传大禹刚同重庆南岸的真武山下的涂山女结婚不到三天,就去治理洪水了。十年间,他从家门前路过三次,很想进屋去看看涂山女,可他一想到洪水还没治理好,就硬起心肠走了。大禹好不容易才把洪水引到唐家沱外的燕尾山地界,这时神兽穿山甲和夔龙都弄得筋疲力尽了。眼看洪水波浪滔天,整个重庆立刻就要变成汪洋大海,大禹只好上天去找玉皇大帝。玉皇派太白金星去找沉香,借来开山神斧交给大禹。大禹得到开山神斧,急忙返回燕尾山,挥起开山神斧不停地劈,又靠穿山甲钻,夔龙引水开道,搞了整整三年,才把燕尾劈开了一条缺口,洪水通过缺口,滚滚向东流去。但是,历史上许多记载,都对大禹在巴县治理过洪水的事,存在疑问,更多的认为它只是传说。
据王尔鉴《巴县志》名人录记载,到了元代,重庆出了一个文人,他叫贾元。贾元以文章名世。约活动在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至元泰定五年(公元1328),博学多才,当时凡使蜀还京者,士大夫相访,必首问得贾先生文章否?可见贾元的名气很大。贾元为人所敬慕,不入仕宦,清贫高雅,终于布衣。贾元写的文章《涂山禹庙碑记》,就为大禹在巴县治理过长江洪水作了考证,并确定了大禹确实在涂山居住过。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费著任重庆路总管时,决定重修涂山禹庙,涂山禹庙重修后,费著请贾元为之作碑记。于是,贾元写了《涂山禹庙碑记》。贾元在文中大量引用《东汉郡志》、《巴郡志》、《水经注》、《汉史》、《蜀志》、《帝王本纪》、《蜀本纪》、《华阳国志》、《元和志》等书,证明“禹乃汶山郡广柔人。其母有莘氏感星之异,生禹予石纽广柔。隋改广柔为汶山,石纽在茂州(这里的汶山、茂州,即现在的四川汶川、茂县)……禹为蜀人,生于蜀娶于蜀,古今人情,不大相远。”再引《通鉴外纪》云:“禹娶涂山之女生子启,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这里指九江当涂)。如是则娶而生子,生子而后南巡,南巡而后会诸侯。娶则在此,会则在彼,次序昭然。会稽(今杭州一带)乃至群臣之地,或崩葬之所,故日禹穴。”从而驳夏禹庙、涂后祠在九江当涂、会稽之说。最后,又理正言直地指出:“世次绵远,地名改易烦乱,附会不足证。况会稽、当涂,在禹时未人中国,禹安得娶于彼哉?今特辩而证之。”作者先提出禹娶涂山氏于九江当涂之说,然后引用史料,逐层批驳,从而确立巴郡涂山为禹娶涂山氏之所。考证精详,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分,颇具说服力。
贾元又是书法家,书学苏(轼)体,温雅有法,名盛一时。涪陵北岩"观澜阁"匾额和《涪陵文庙御碑亭记》是其遗墨,笔法苍古,韶秀俊逸。

for chance(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