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雪梨

家乡区县: 四川省苍溪县

民国《苍溪县志》称苍溪雪梨:“其肉质洁白如雪,味甘于蜜,嚼之无渣,入口即化。”苍溪雪梨种植历史悠久,但其起源却鲜有文字记载,以致产生了许多神奇传说,其中以“释迦说”和“仕家说”流传最广。前者传说苍溪雪梨原生长在释迦牟尼(如来佛)的极乐园中,名无量果。此果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欲独占鳌头,被弼马瘟孙悟空搅了盛会,心中着恼,闯入凡尘,发现钟灵毓秀的蜀地一隅苍溪美若仙境,便潜入苍溪的幽谷之中,自生自长。因其果形似梨,又曾生长在释迦园中,故名“释迦梨”。后者传说古代苍溪有一贫困潦倒的秀才,在赶考途中饥渴交加,晕倒于地,经仙翁指点,食了雪梨仙果,一举夺魁。因此梨曾助秀才登科,故名“仕家梨”。后经众多专家考证,初步认定:苍溪雪梨起源于苍溪县的九龙山、五凤山一带,是当地施姓人家祖先发现和长期选育的品种。

苍溪雪梨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名特品种,也是世界上目前最优秀的珍稀梨种。它以果大、香浓、味美而著称于世,故被誉为“沙梨之王”。我国一些重要典籍上记载,早在隋唐时代,苍溪雪梨就被列为贡品。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谪贬蓬州,路过苍溪县时,曾作《梨赋》一首。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仍对苍溪念念不忘,其《怀旧》诗写道:“最忆苍溪县……酒酸压查梨”。

苍溪雪梨质优果大,雪梨成熟时,一般单果平均重一斤左右,最大的可达到三至四斤。1982年苍溪雪梨在北京参加第四届春节展销会时,一位外国水果专家起初以为是模型,后经反复察看,确认无疑,于是竖起大拇指连声称奇:“罕见!罕见!苍溪雪梨!”1990年苍溪雪梨首次在深圳露面时,深圳市部分领导半信半疑,还以为是地上结出的什么瓜。1960年,苍溪雪梨应邀赴印度新德里国际水果会议展出,引起轰动,《法国周刊》一名记者连夜赶写出长篇通讯,对雪梨的产地、特点、品质、风味及其轰动新德里的盛况作了生动的介绍,并大加赞赏,奉为极品。

苍溪雪梨不但是果之中珍品,而且也是优良的保健、美容和益智食品。苍溪雪梨鲜食能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清五脏之热,滋六腑之阴,使人体阴阳调和,血气和畅,肌肤莹润。同时还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既可清热化痰、止咳润肺,又可治血衰液少之“噎隔症”,即西医所说的食道癌等疾病。据说,唐武宗于会昌元年患病,百药不治,青城道人让以雪梨绞汁饮之,遂痊愈。《四川简阳·苍溪与西康汉源之梨》一书也说苍溪雪梨“润肺化痰,消炎理气,清心明目,补脑溢智,有特殊效益。”

新中国成立后,苍溪县委为了表达老区人民对革命老前辈的崇敬心情,将苍溪雪梨作为礼品送给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罗老又将家乡的名果转赠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品梨后,赞许地说:“你们家乡还能产这么好的梨,要大发展,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1984年10月,苍溪雪梨大王卢履清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专业户代表座谈会时,将自己亲手培育的大雪梨送给了邓小平副主席,请他品尝四川家乡的特产。邓副主席收梨后,让办公室主任电告卢履清说:“雪梨收到,品味很好,要带动农民大发展。”

如今,苍溪雪梨已饮誉海内外,先后被引种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和俄罗斯、朝鲜、日本、泰国、越南等十多个国家

夏风微凉(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