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家乡区县: 湖北省武穴市

一、从供给看: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今年以来,武穴着力加强夏粮、夏油等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开展春耕备耕,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稳定生猪养殖规模,出台生猪养殖优惠政策,増强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种养积极性。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种植业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3%;畜牧业产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6 %;渔业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牲猪出栏30.94万头,同比增长2.5%,家禽出栏186.71万只,同比增长29%,水产品产量与同期基本持平。

2、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前三个月,全市1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轻工业完成21.5亿元,重工业完成4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20.8%。

一是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前三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增速在黄冈排第3位,位次与同期比前移3位,增速快于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快于黄冈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增值税大幅增长。1—3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值税4003万元,同比增长73.5%,扭转了去年负增长的局势。

三是工业用电量略有下滑。一季度,武穴市工业用电量2.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其中三月份工业用电量0.82亿千瓦时,下降了3.7%。用电量的负增长一方面是作为用电大户的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和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两公司水泥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从而引起两公司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91.83万千瓦时。另一方面是由于矿山企业的停业整顿,影响企业生产,导致用电量下降。

四是五大支柱产业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9.85亿元,同比增长17.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49亿元,同比增长24.3%;纺织服装业实现总产值6.20亿元,同比增长13.6%;医药化工业实现产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13.5%;建材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实现工业总产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8.4%;船舶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08亿元,增长24.0%。

3、服务业加快发展。一季度,正值春节假期,服务业需求旺盛,加上政府推动的油菜花旅游节和广济庙会,外地游客比往年成倍增加;农民工创业回乡购房,推动房地产行业较快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快于同期4.2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看:“三驾马车”多轮驱动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3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5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7.04亿元,同比增长16.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130.7%。分地域看,园区投资占主导地位,随着扩园并区进程的加快,武穴经济开发区投资对全市贡献举足轻重,到一季末,园区施工项目3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49.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6%,增速快于全市增速26.9个百分点。伴随武穴火车站工业园起步区建设全面铺开,马口产业园二期完工,三期扩建随即顺利展开,湖北沙钢民本钙业有限公司200万吨冶金用氧化钙生产线、湖北迅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消炎镇痛类系列原料药、湖北沸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等园区项目顺利推进。江苏镇江宏大置业有限公司、湖北运鸿光能发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中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赛扬实业有限公司、湖北汉川瑞天利化工有限公司、福建闽凯服饰织造有限公司、湖北祥之瑞花边设计制造有限公司、武汉和越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香港江凌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约落户园区,共引进资金27.8亿元,未来园区投资在武穴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带动和拉动效应将进一步体现。

2、消费市场趋势向好。一季度,全社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限上商贸企业达78家,个数居黄冈11个县(市)、区首位,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同比增长2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9.3%。贸易市场的活跃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亮点。在餐饮消费低靡的情况下,我市积极培育汽车销售亮点,一季度,15家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0.74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镇域商贸经济。伴随农民收入的增长、城乡一体化平台的逐渐完善,农村消费亮点不断,乡镇一级批发、零售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三个月,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0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高位增长。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出口步伐。前三个月,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584万美元,同比增长52.3%,绝对额仍居黄冈第一,比第二位的红安多375万美元。其中引进的粤通贸易公司,实现外贸出口1063万美元。

三、从质效看:三大效益全面回升

1、财政收支同步增长。一季度完成财政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7.9%,完成税收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4.3%,两项收入增速均高于同期14.5、27.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5.3%,高于同期7.9个百分点。在税收收入中,主体税种完成情况较好,分税种看:增值税8177万元,同比增长46.3%,营业税完成3755万元,增长18.2%,增值税增速快于同期89.2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支出8.30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17亿元,同比增长5.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43亿元,同比下降2.4%,由于“三公经费”支出控制得较好,一季度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呈负增长,这种负增长充分体现中央“八项规定”在武穴得到全面落实。

2、工业经济运行质效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实现利税、应收账款、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等均呈现向好态势,企业经营状况的稳步提升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前2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9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税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16.0%。其中,利润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30.3%,增速快于同期174.2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593元,同比增长1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28元,同比增长10.2%,截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存款余额191.58亿元,比年初增加27.3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52.24亿元,比年初增加25.98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存款余额增速3.3个百分点

四、从宏观看:二大环境持续改善

1、金融信贷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4.40亿元,比年初增加4.2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短期贷款39.02亿元,比年初增加0.67亿元,中长期贷款34.43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元。

2、市场物价平稳有序。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03.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0.7,居民消费价格已经持续三个月控制在3个点以内,三类价格指标的趋稳,为我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面对当前宏观复杂、微观困难交织的局面,我们决不可低估经济发展凸现的问题和矛盾。受新一轮产能过剩、传统市场(欧、日、美)萎缩,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不足、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市经济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需要严重不足;二是工业和实体经济经营状况不佳;三是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四是新增服务行业档次较低;五是金融保障力度有所削弱;六是相关评估数据不理想。

后三个季度,全市上下要力促改革,聚焦问题和矛盾,找准方向和定位,让市场发力,释放经济内生潜能,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特此建议:

一是狠抓实体经济,取得实质性发展效果;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转型升级大平台;三是从“一区多园”入手,创建项目建设新高地;四是关注风向指标,努力提高数据质量;五是认真调查摸底,做到“应统应尽”。

海之微笑(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