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鸡品种——郧阳白羽乌鸡

家乡区县: 湖北省郧县

 郧阳白羽乌鸡俗称乌鸡、乌骨鸡、药鸡等,属兼用型地方品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郧阳白羽乌鸡原产地为湖北省十堰市的郧县,中心产区为郧县大龙山周围的白桑关镇、安阳镇。主要分布于郧县各乡镇,十堰市各县、区均有分布。
1 品种来源与变化
1.1 品种形成 据产区群众反映,1949年前当地农村已普遍饲养郧阳白羽乌鸡。由于山区农村过去缺医少药,群众多用郧阳白羽乌鸡入药治疗疾病,因而十分珍贵。通过亲友相传,自繁自养,长期选育,世代相传,保存至今。
1.2 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1978年郧阳白羽乌鸡被发现时存栏量约几千只,1988年存栏约3万只。2000年全县的饲养量约120万只,2001年约84万只,2004年约31万只,2006年约40万只。
2 品种特征和性能
2.1 体型外貌 郧阳白羽乌鸡体型小而紧凑。翅羽发达,尾羽上翘,有飞翔能力。喙短而弯、呈乌色,冠、肉髯呈乌色,虹彩呈黑褐色,胫呈乌色。其外貌特征可概括为白毛、片羽、单冠、绿耳、翘尾、光胫、四趾、乌皮、乌肉、乌骨。
公鸡毛色洁白、有光泽,肉髯薄而长。母鸡细颈,身长,耳叶绿色,泛乳白色。雏鸡绒毛呈银灰色。
2.2 繁殖性能 据郧县白羽乌鸡繁育场记载,郧县白羽乌鸡平均20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160个,生产群平均蛋重为45 g。种蛋受精率为95%,受精蛋孵化率为90%。母鸡就巢率约3%。
3 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3.1 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5年在郧县白桑关镇淘谷河村建立了“郧阳白羽乌鸡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并将白桑关镇划为郧阳白羽乌鸡种质资源保护区。郧阳白羽乌鸡于1985年被收录进《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
3.2 选育利用 1978年郧县畜牧兽医站建立了“郧阳白羽乌鸡选育场”,开始开展选育工作。通过选育,其生产性能逐年提高,并大量推广。1995年以来,当地相关单位加大了选育和推广力度。
4 品种评价
郧阳白羽乌鸡是湖北省一个具有药用价值的地方品种,就巢性弱、生活力强,但其选育提纯的进度缓慢。今后应加强品种资源的保护和选育,针对市场要求和郧阳白羽乌鸡的特点,分别建立高产系和快大系。

冒有过早(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