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面又称冷面(这里的冷面只是俗称,并不是指真正的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冷面),是指凉吃的面条,世界上不少地区都有凉面,盛行于夏天天热胃口不佳食用;现于便利商店也见贩卖盒装凉面,便利店凉面花样更多,惟面条口感一般不及凉面专卖店软硬适中,且面量少不及专卖店。于日本、香港等地,一些袋装小吃店会售卖袋装凉面。
材料:鲜切面250克、绿豆芽100、色拉油2大匙、香油2大匙、红酱油3大匙、醋1大匙、糖1大匙、味精或鸡精1小匙、花椒油1小匙、红油2大匙、大蒜3瓣(压成泥)做法:1、将豆芽洗净,入滚水中氽烫10秒钟2、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1大匙香油拌匀,铺在盘底3、烧滚水,将面条放入煮至9成熟(约2分钟)4、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2大匙色拉油拌匀,使其无粘连5、将拌匀的面条铺在豆芽上6、将香油、红酱油、醋、糖、味精、花椒油、红油、蒜泥调成汁7、将汁浇在面条上即可,吃时拌匀。
相传,唐朝高宗时,工部尚书武士之女武氏(武则凉面天),14岁时,就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当时因君命难违,她不得不离开她自小青梅竹马的情郎哥常剑峰。武媚娘在幼时读书之余,常和剑峰一起游河湾,而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游河过湾,总要到削面店吃上一碗。因此与店老板混得熟了,经常边吃边淡论面的制作,一段时间后也对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来,他们想夏天要是吃一种凉面该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凉面吧”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由此传开,成为当地人人爱吃的地方名食。后来,媚娘去了京都长安。虽然她与常剑峰终未成夫妻,但夫妻米凉面却被流传下来。
后来,武媚娘当了女皇帝,还念念不忘“夫妻米凉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厨给她烹制一碗食用,这样一直到她的天年。
凉面
现在,女皇蒸凉面仍然在武则天的故乡——四川广元被广泛食用,但在外地,几乎很难吃到正宗的女皇蒸凉面。[1]广元凉面,又称蒸凉面,四川省广元市的特产。只产于广元本市及其周边相邻几个县镇,其口感味道随离市中区的远近逐步递减,超出广元市再无产地。其外型和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为大米而不是面粉,由大米推磨成浆,其中加入少许饭米,为其口感可适当加入少许糯米,然后在屉笼里铺上一层布,蒸5-8分即可,蒸熟后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晾冷后折叠用刀切成1厘米宽细条状,这种凉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红油辣子(密制)、醋(少许)、盐、味精、蒜水(把蒜剁碎,然后加水)、花椒、熟油(清油炼制而成,适口味而定,如不要红油辣子,就加熟油),最后可以适口味而定,加入韭菜,豆芽,芹菜,花生,榨菜等(一般加豆芽)。搅拌后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口感滑腻爽口。可以热吃,也可以冷吃。各有各的风味。
俗话说的好,“凉面不过剑门关”。更说明了广元米凉面的神奇。离了广元的水土,哪儿都做不出广元凉面的口感。曾有人在广元市外试过,但口感极差,几经测试,再无人敢提在广元市外做出凉面,遂成广元特产。
现在,女皇蒸凉面仍然在武则天的故乡——四川广元被广泛食用,在广元,特别是早上起来吃凉面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如果隔上几天不吃,就觉得混身不自在,因为这凉面实在是太好吃了!!! 本人读高中的时候每天早晨上了自习后必吃。 如果再配上一碗酸菜豆花稀饭(同样是广元人的特产爱食),驱除吃凉面后的蒜味和辣味,用广元的话说,就是:简直是不摆了!安逸的板!
在广元居住的人都爱吃凉面,道不出原因。但就是爱。只有广元人才懂得这份感觉。
特别是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广元人,别的什么可以不思念,但是唯独不会不思念凉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