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历史二

家乡区县: 南昌东湖区

北宋称洪州,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以孝宗潜藩升为隆兴府。两宋时期南昌文化兴盛、田亩富庶,造船业发达,为知名的造船中心;宗教事业繁荣,孕育出了道教净明宗。城市格局进一步拉大,主城池拥有城门十六座之众,为历史之最。

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明初朱元璋命其侄朱文正都督南昌,对城池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造就了七门格局,称洪都府。随后,在南昌及附近发生了决定天下兴亡的战役:洪都保卫战、鄱阳湖之战。后又改南昌府。明代南昌市井文化繁荣,儒学兴盛,商业、农业、手工业均十分发达。明末,南昌为南方反清的主要据点,因而被清军攻克后遭受到了惨痛的屠戮。

清仍称南昌府,领七县一州,以发达的市镇经济和码头贸易、丰饶的物产著称,是长江下游三角洲外罕有的重赋地区。太平天国时期,江西沦为主战场,太平军围攻南昌三月而不克,南昌的城市面貌受到严重破坏。

民国二年(1913年),为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昌,设南昌市。1927年8月1日,这里爆发南昌起义,被共产党称为为“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为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开始,南昌遂有“英雄城”之誉。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南昌行营,国家领袖蒋中正坐镇于此,南昌一度成为全国军政中心。1934年,国民政府在南昌发起“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新生活运动”,这是继“五四”之后又一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1939年春夏之际,中日双方为争夺南昌城展开会战,后国军败退,南昌沦陷。1945年抗战胜利,第五受降区受降仪式在南昌举行,日军第11军司令笠原幸雄在降书上签字投降。

1949年5月21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37师攻克南昌。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南昌
南昌
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4]

江西省周边均为山地,境内多为丘陵,唯独赣北一处由于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从四方汇聚与此注入鄱阳湖,所以形成鄱阳湖平原。南昌市就位于平原中部,赣江之畔。南昌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市区西北部有一座孤立的西山山脉——梅岭,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洗药峰海拔841.1米,是全市的最高点。在全市土地面积构成中,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行政区划折叠编辑本段
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现辖5个市辖区、4个县。南昌市政府驻红谷滩新区市政府大楼。[3]

lhy12(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